据一项对上海中心区商业企业抽样调查表明,黄金周前四天,全市商业合计实现营业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相关管理部门表示,由于今年国庆期间上海天气晴好,又适逢上海购物节、上海旅游节同时举办,加上特奥会、女足世界杯和F1赛车等大型赛事举办,人气旺盛,引发了国庆消费热潮。
看着上海某报日前的这则消息,应该不难预见,随着国庆黄金周假期的结束,各地假日办与相关统计机构也将像上海一样,陆续会向社会公布所在城市或旅游景点的人流量,营业收入等各类有关数据,而同比增长的百分比,料也会与有关统计数据一起将在相关统计中反复出现。可在如此数据见多了之后,人们也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如此的年年增长百分比数据到底有多少真实性?又应当由谁来保证这些数据的真实性?
其实,对此有不少注意黄金周的人也许了解,实际上在前几年就有社会人士爆料:有地方的黄金周期间景点人流量统计存在作假。可由于如此的增长数据实际上有利于地方脸面,有的甚至于还是因上级的要求,所以过后也不见有谁来核实,更不见有追究的消息面世,结果只能在你知我知中不了了之。因此,这就不禁让人想起了早年的“大跃进”景象,当时也是因为不切实际的行政幻想计划(本质是梦想),加上所信奉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权力理念,于是一个本应是实事求是的科学统计,结果成了一场各地“你高产,我更高产”的你不让我,我更不让你的你追我赶的大跃进“放卫星”闹剧,人民也由此遭难。
鉴于历史的教训与对照,也出于不让历史悲剧的重演,就不能不让人对如今的黄金周统计有了这样的担心,即虽然“大跃进”已经成了历史,其中血的教训与成因也已为人们所知晓。然倘若这样的吸取教训还仅仅只停留于对过去的总结,而没有相关的防范制度为保证,那在现在行政“有利可图”具体语境中,历史上的“放卫星”情结,会不会在现有的环境中找到有机可乘的制度“土壤”,进而死灰复燃?对此,已有的有关黄金周统计作假的爆料,以及相关防范制度的缺乏,可以说实际上已经作出了回答。
所以,在面临国庆黄金周结束与各地有关统计数据行将公布之际,笔者很想在此提醒国家相关部门与社会公众:警惕黄金周盘点“放卫星”!(周兴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