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最终还是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以应对愈演愈烈的次贷危机以及可能产生的经济衰退后果。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
尽管这是市场早已预料到的,但是它带来很多值得玩味的问题:谁在迫使美联储降息?降息能为美国次贷风波画上一个终止吗?美联储降息对中国的紧缩政策效果带来怎样的影响?
在全球流动性过剩的时代,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一直是在抗衡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比起见风使舵的货币政策有效性更强。但是今天美联储货币政策以降息的方式(通胀压力依然存在)不得不承认自己盯住通胀的货币政策有效性大幅度降低。那么,谁在迫使美联储作出这样迫不得已的选择呢?
近几年,由于金融创新活动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展开,杠杆交易、表外业务日趋频繁,这就使得央行的货币政策常常陷入两难的选择。比如,从宏观的货币政策目标来讲,加息对抑制通胀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这可能会破坏贷款机构的风险定价能力,很容易造成现货和衍生市场资金链断裂的流动性风险,从而令金融市场濒临崩盘危机。这将迫使各国央行不得不放弃自己原来制定的货币政策目标,甚至为了救市,原先实施紧缩货币政策的国家也得采取反向操作,即向市场投放流动性。这一结果,不仅降低了市场对央行的信赖程度,严重浪费了前期所投入的宏观调控成本,而且对今后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也会带来莫大的挑战。
尽管从总体上看,美联储在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平息金融市场的混乱方面有它成功的一面,但是,我们也应该意识到这种“治标不治本”的救市行为所存在的缺陷:从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TCM)危机处理时所展开的道德风险问题大讨论到今天次级债风波的救市行为,似乎就是一出旧戏重演,惟一变化的是“陪演”的对象已经扩展到外国的金融机构和中央银行。这种“绑架效应”就是另外一种更严重的道德风险。
在金融全球化和流动性过剩的时代,资金的流动受到利率的影响十分显著,尤其在次级债风波冲击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利率开始“调头”。而中国通胀的压力不断让中国的货币政策进入一个加息的周期,中国内外利差扩大的预期和人民币增值的预期,再加上美国可能出现的经济周期性的调整发生,都会使外部资金大量渗透到国内市场,这有可能冲销央行“反通胀”的货币政策效果,加剧不成熟金融市场的泡沫,甚至打乱我国汇率改革的“正常节奏”。(孙立坚 作者系复旦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