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上升3.4%,创下27个月以来新高;新增贷款2473亿元,较去年增加379亿元;5月全国主要城市房价同比上升6.4%……一系列经济数据均显示中国经济出现了过热的苗头。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也重申,要有效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宏观调控忧虑再起,海外投行分析人士认为,利率正常化大势所趋,但目前还没到必须马上加息的地步。
加息只是时间问题
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马骏认为,今年央行将要加1-2次息,而且可能不会是存贷款同步上调,下一次加息将会在1-2个月内发生。此外,他认为,央行还将3次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
摩根士丹利的研究报告表示,监管机构似乎将展开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可能采取的措施则包括通过行政手段抑制投资过快增长、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以及大范围削减出口退税率。
摩根士丹利认为,进一步收紧货币政策只是时间问题,其形式可能是提高利率也可能是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因为税收手段被认为是专门针对流动性过剩的,而下一步可能采取的措施将是减免目前对银行存款征收的20%的利息税,如果完全取消利息税,就相当于将一年期存款利率上调60个百分点。
马骏指出,尽管5月CPI上升了3.4%,高于4月的3%,但并没有达到市场普遍担心的4%以上的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该数据还降低了央行会马上加息的可能性。众所周知,5月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是肉价(27%)和鸡蛋(37%)价格的大幅上涨,而蔬菜及水果价格的下降则对抵消肉蛋价格上涨起了一定的作用。如果扣除食品价格上涨,CPI仍保持在1.0%的合理水平。
考虑到猪肉价格上涨的因素,德意志银行将全年的通胀预期由之前的2.5%上调到3.3%。此外,5月货币供应M2和贷款均超出了央行的目标值,这也促使有专家认为央行应该收紧货币政策。
谨防“吓倒”股市
瑞信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分析员陶冬则指出,中国的利率正常化是势在必行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放缓储蓄大搬家的脚步。他表示,过去靠行政手段抑制信贷增长的办法,对于控制银行信贷有效,但对储蓄大搬家没效果。尽管5月份CPI数据有点偏高,但最重要的数字——即5月新增贷款,已经出现了放慢的趋势。
陶冬说,之前印花税对于股市的实际影响微乎其微,与其说是印花税对股市有多大影响,倒不如说是政府的一系列“组合拳”使得股市不再对它熟视无睹。他认为,政府已经达到了对投资者警示股市风险的目的,接连4天的暴跌已经对投资者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因此,他认为,短期内不会出台针对股市的调控政策。
摩根大通中国区研究主管龚方雄也认为,加息不能解决通货膨胀。他建议, 在加息前可以取消或者降低利息税,效果既等于加息又会使老百姓受惠,也不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这个政策比宏观调控和加息政策要好得多。
此外,龚方雄还坚持看好中国股市。他认为,重组和注资将是未来一两年内中国股市的主要驱动力。而从结构上去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只有两个方法:一是加快人民币升值,二是拓宽投资渠道,如放开QDII。(记者:郭蕾 孙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