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零点集团公布《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在城市包容性排行榜中,三亚、成都和深圳居前三,而上海、北京和大连分列倒数前三。
(4月24日《京华时报》)按照报道,“包容性”的调查包括沟通、就业、就学、做邻居、子女结婚等7个问题。结果表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排位都不靠前,这也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殊时期的共有现象。对这样的结果,需要理性地看待和分析。
北京人失却包容性了吗?提到北京人的包容性,台湾作家柏杨先生有一句话。他说曾到过中外一百六十多个城市,觉得北京(原文是北平)的人情最好。柏杨只在1948年下半年在北京呆了几个月,北京人给他留下的温馨历史几十年而不灭。
回顾历史,在老舍的长篇小说《离婚》中,主人公张大哥虽然最远只出过北京的永定门,但是他固执地认为“世界的中心是北平”,“除了北平人都是乡下佬。天津、汉口、上海,连巴黎、伦敦,都算在内,通通是乡下”。然而张大哥并不排斥“乡下佬”,而是对他们“特别表示同情”,因为“生在乡下多少是个不幸”。
据史料记载,解放前,北京不到一百万人。那时显得空间极大。用《离婚》中的描写就是“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的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好些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他们成为美景”。那时不要说郊区,就是城内南横街以南,牛街以西,磁器口以东空地很多,有的种庄稼,有的种菜,有的是坟地,还有闲地。北京人对于搬来的新邻居往往是欢迎的,而且很快就会打成一片。用现在的说法是北京人是极富包容性的。
时代走到今天,北京的包容性是不是大大下降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我们不仅要参考诸如《中国公众城市宜居指数2006年度报告》,还要结合我们每一个生活在此的人的亲身感受。
比如,当我们外出遇到挤车、塞车,遇到公共场合拥挤不堪的时候,经常能听到有些北京人抱怨外来人口太多。现在的北京的人口加上流动人口有一千多万,比以前增加十倍还多。一切都呈现出紧张,特别是生存空间的拥挤。这样,有些北京人在现实生活中遇到困难,往往归咎于外来人口。
再加上近二十多年的外来人口,绝大部分是以“农民工”的身份进入北京的,而且大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圈子内活动,使他们失去了很多与当地居民交流的机会,很多北京人除看到他们衣冠不整和忙忙碌碌的身影外,对他们很少了解。
这样,就极容易产生误解,形成片面的印象。
包容性是一个城市的胸怀和气质。一个人文的、宜居的城市,包容性也应该相当高才是。
北京市包容性比较落后,不是要对这个排名过分在意,但这给城市政府和市民提了个醒:该以怎样的态度来面对同样为城市做出贡献的外来人员?
不难看出,今天,人们之所以认为北京包容性不够,既有客观环境的原因,也有社会政策上的原因。对于前者,在城乡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对此,生活在北京的人要有一个理性的心态,外来人口进入城市,绝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负担,更是一个城市活力之源。可以说,今天北京的建设和城市的正常运转,根本离不开外来人口。所以,人们必须转变观念。至于第二点,则有待决策者尽快推进包括户籍在内的制度改革,彻底祛除产生歧视的制度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