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新增的千亿企业年金令人津津乐道,但如影相随的却是年金经常成为垄断企业高收入的“锦上添花”。
在昨天举办的“中保太平——富通企业年金国际研讨会”上,全国人大常委、内务司法委员会委员郑功成表达了他的忧虑:“我国企业年金的发展现状,实际上扩大了劳动者的待遇不公和拉大了社会分配差距,它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
企业年金是由企业为员工提供的养老金,它常常被喻为企业留住人才的“金手铐”。世界银行预测,至2030年,中国企业年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将成为世界第三大企业年金市场。
虽然不否认企业年金在中国的“远大前程”,但郑功成认为,基于中国的现实情形,企业年金要获得大发展,在短期内仍将只是金融、证券、保险公司和有关政府部门及部分学界人士的一厢情愿。
在这位著名学者看来,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真正的企业年金应该是成熟的市场经济、公平的竞争环境下,由企业自主选择的一种员工福利战略。
“我国企业年金的突出问题是,迄今不仅参加的企业和员工人数比例很小,而且已经建立起企业年金计划的基本上是大型垄断性国有企业,”郑功成说,“垄断性国有企业凭借垄断地位,占据了可以利用国家公共资源的优势,企业本身的高工资再加上企业年金,对其他类型的企业来说,实际上扩大了劳动者的待遇不公、拉大了社会分配差距,从而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年金。”
他断定,因市场环境欠公平、税制优惠欠缺、收入分配格局失衡等一系列因素的客观存在,且短期内不可改变,“企业年金在中国近期还不可能进入黄金发展期”。(李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