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料:12个月内三次举行的G20峰会——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新闻资料:12个月内三次举行的G20峰会

2010年06月26日 00:08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中新网6月26日电 综合报道,今起(26日)至27日在加拿大多伦多举行的二十国集团第四次领导人峰会(G20峰会)再度引起全球高度关注。而从2008年9月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到2009年9月,12个月之内20国首脑召开三次峰会,可以说史无前例。中新网特为您回顾前三次峰会主要内容,希望能对您了解此次峰会有所助益。

  第一次G20峰会:华盛顿的“金融保卫战”

  2008年11月15日,第一次G20峰会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召开,主要议题是:讨论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评估国际社会应对危机取得的进展;共商促进全球经济发展的举措;探讨加强金融监管,推进国际金融体系的改革等。在时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的争取下,西班牙和荷兰两个欧洲国家也参加了此次峰会。此外,联合国、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金融稳定论坛等国际机构负责人也应邀出席峰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通力合作 共度时艰》的重要讲话,提出四项主张: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鼓励区域金融合作,改善国际货币体系。

  由于筹备期短及美国政府更迭,G20华盛顿峰会的成果有限,但峰会至少包括两个意义:第一,使全球经济救援成为现实。美欧各国向金融机构注资;各主要国家央行进入快速降息通道;主要国家均推出巨额经济刺激计划;各国还同意IMF增加对中小新兴国家的资金援助。欧盟、日本和美国先后出台约2562亿、2550亿和7870亿美元的刺激方案;中国在峰会前一周推出4万亿元人民币的刺激经济计划。第二,发展中国家首次与发达国家平等讨论国际经济事务。在此之前,国际经济事务主要由发达国家决定。虽然从2003年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和南非开始应邀出席G8峰会,G8+5的非正式对话机制也随之逐渐形成,但在该机制中,发展中国家只是作为外围成员参加,没有与发达国家相同的平等话语权。G20华盛顿峰会的举办,标志着发展中国家开始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折射世界经济格局的渐变。

  也有专家指出,第一次华盛顿会议是一场“三无会议”:无准备、无方案、无协调。从2008年10月18日法国总统萨科齐对美国总统布什提出建议,到11月15日会议召开,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非常仓促。但“这一次峰会重在抗危”。

  第二次G20峰会:伦敦诉求“连横”重在疏导

  2009年4月2日,第二次G20峰会在英国首都伦敦召开,主要议题包括:复苏全球经济,增资IMF,恢复放贷,加强金融监管,反对保护主义,帮助发展中国家。西班牙、荷兰、东盟、非盟委员会、“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联合国、IMF、世界银行、金融稳定论坛、世贸组织的领导人也应邀参会。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题为《携手合作 同舟共济》的重要讲话,提出五个“进一步”:进一步坚定信心,进一步加强合作,进一步推进改革,进一步反对保护主义,进一步支持发展中国家。

  伦敦峰会相对于华盛顿峰会可以说更具行动力,特别是新增1.1万亿美元以加强信贷和贸易流动性,包括向IMF提供5000亿美元的额外资金,以更好地帮助陷入困境的国家;增发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以增强流动性;提供2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以推动贸易发展;向多边发展银行提供1000亿美元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穷国。这是本次峰会最大的成果,有力地提振了全球经济的信心。

  另外,本次峰会还出现三大赢家,其一是IMF,该机构被赋予责任更为重大的监管权力和贷款能力,重新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中心。其资金规模扩大3倍,即从2500亿美元增加到7500亿美元。其二是法德联盟,在上述两国的呼吁下,与会领导人就加强金融监管达成共识。我们可以注意到,本次峰会最后发表的声明与此前欧盟峰会的要求基本一致。其三是中国在峰会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确立地位。

参与互动(0)
【编辑:闻育旻】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