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元发生危机以来,美国的金融学家和媒体异口同声地唱衰欧元。美国“投机大鳄”乔治·绍罗什认为,欧元面临的挑战超过希腊债务危机,欧元设计存在的机制性缺陷今后将使欧元面临更大难题。美国《纽约时报》3月28日刊登一篇评论,提出所谓“原罪说”,认为设计者当初硬把经济、财政和货币情况较好的北欧国家和情况较差的南欧国家弄到一起,建立一个超越主权国家的区域货币联盟,一个错误的开始只会有一个悲惨的结局。美国《时代》周刊甚至认为,欧元区消亡的日子可能屈指可数。
2009年爆发的欧元危机仍在深化,欧元发生危机的原因是什么,其他国家和地区应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登场,这是自罗马帝国在将近两千年前灭亡以来欧洲16个国家间第一次使用的单一货币。欧元启动以来,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不断扩大,美元霸权地位受到越来越大挑战。据统计,在全球外汇储备中,欧元所占比重已从1999年的17.9%上升到2008年底的26.5%,在同期内美元所占比重则从71%降至64.1%。但是,多年来,欧元汇率不时发生异常波动。这次欧元危机的导火线是希腊债务问题,但是,根本原因在于欧元设计存在体制、机制甚至制度上的缺陷。马什2009年出版的《欧元》一书中指出,从一开始,欧元就一直充斥着各种尚未解决的紧张对抗。这次欧元危机为区域货币合作与一体化,提供了几点主要启示——
政治与经济要相辅相成
欧洲从统一大市场到统一货币政策,成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最高的地区。但是,欧元区并非政治联盟,欧元创始人之一奥特马尔·伊辛最近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指出,欧元的设计宗旨就是欧元区成为一个货币联盟,而非政治联盟。因此,欧元区国家在政治上缺乏相互支持的约束力。
有学者指出,欧元困局的根本原因,是相互独立且竞争的主权国家使用了无锚的“超主权货币”,一旦受到冲击,各主权国家的利益泾渭分明,欧洲中央银行形同虚设,无能为力。2008年爆发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欧洲成为重灾区之一。到2009年第四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按年率计算增长5.9%,而欧元区GDP仅比前一季度增长0.1%。2010年2月28日,德国总理默克尔接受德国电视一台采访时承认,由于希腊等国的债务危机,欧元目前正处在诞生以来最困难的时期。但是,欧元区各国都是各自采取措施刺激本国经济。默克尔说:“一方面我们应该记住欧元是我们的共同货币,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应该从问题根源入手处理危机,而根源就是希腊的巨额财政赤字和可信度的丧失。”默克尔重申,欧盟条约并没有紧急援助别国的规定,目前帮助希腊的最佳方式是强调希腊必须“做好自己的家庭作业”。
以英国和瑞典为首的非欧元区国家认为,如果希腊寻求帮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才是最适合提供援助的机构。2010年3月25日,欧元区国家同意与IMF联合创立一个金融安全网以帮助债务缠身的希腊,并试图恢复人们对欧元的信心。但是,德国总理默克尔为协议设置了苛刻的条件,即只有在特别严重的情况下才会启用该协议,同时还需要得到欧元区所有国家的一致同意。虽然默克尔坚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在希腊援助计划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立场,但由于同意由欧元区国家筹集大部分资金,她仍可能付出沉重的政治代价。法国和欧洲中央银行曾反对求助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担心这样会损害欧元的信誉。但是,由于欧元区国家无力解决巨额资金问题,法国总统萨科奇无奈地提出,贷款的2/3将由欧元区经济体承担,剩余的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英国对德国和法国在欧盟或欧元区扩大或强化权力极为敏感,小国更担心丧失主权或政治独立。大国之间和大国与小国之间在政治上缺乏信任,影响这些国家在经济上相互支持。欧元创始人之一奥特马尔。伊辛承认,他也曾认为:“在尚未建立一个政治联盟的情况下就创立货币联盟,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
这次欧元危机充分说明,只有在政治和经济上相辅相成,才能有效应对金融危机和帮助陷于困境的国家摆脱危机。
货币与财政政策要相互协调
绍罗什基金管理公司董事长乔治。绍罗什指出,欧元结构的缺陷显而易见。完善的货币要求央行和财政部两者兼备。当金融体系面临崩盘危险时,央行能够提供流动性,但只有财政部才能处理偿还能力问题和在危急时刻发挥作用。欧元区建立了中央银行和实行了统一货币政策,但是,没有建立欧洲财政部,各成员国实行各自的财政政策。绍罗什引用欧元设计师之一、德国智囊辛恩的比喻,称这种设计为“车拉马”而不是“马拉车”。
早在1997年欧盟国家在统一货币之前就签订了“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各成员国的财政赤字不得超过本国GDP的3%。政府债务不得超过本国GDP的60%。但是,各成员国实行独立的财政赤字,特别是陷入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后,各成员国千方百计地投入资金,缓解金融危机和刺激本国经济,结果导致各国财政赤字和国债急剧增加。据统计,欧盟27个成员国中已有20个国家双超,欧元区16个国家的财政赤字和国债普遍严重超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