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评:政府与民众携手应对垃圾僵局——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述评:政府与民众携手应对垃圾僵局
2010年03月05日 00: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中新社北京3月4日电 题:政府与民众携手应对垃圾僵局

  中新社记者 于立霄

  谁也不愿意将垃圾焚烧厂建在自家门口。产生二恶英的垃圾焚烧项目遭遇相邻民众的强烈反对,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北京市政府面临严峻的“垃圾危机”。有专家称,垃圾处理正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和公关能力。

  令人欣慰的是,在垃圾焚烧争议越演越烈之际,北京市政府组成了一行7人的考察团,首次邀请了持不同意见的市民代表参与考察了日本、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垃圾处理新技术,以期达成共识与谅解。这是政府关注百姓呼声、尊重民意的集中表现。

  考察团队中的唯一市民代表是一位职业律师,名叫黄小山,居住在阿苏卫垃圾处理场附近的高档别墅区。作为“领军人物”,他曾一度抵制在阿苏卫建设焚烧厂,计划在2009年底动工的焚烧厂未能如期开工。

  按照规划,北京市将在2015年前投资100亿元兴建40座垃圾处理设施,其中包括9座垃圾焚烧厂。如果新的垃圾处理设施不能及时建设,四、五年后,北京将面临垃圾无处填埋的严峻局面。

  焚烧将是垃圾处理的新趋势。然而,多年来,周边居民一直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垃圾焚烧争议的背后,是百姓对政府越积越深的“信任危机”。反对者疑惑过、悲愤过、抵制过、示威过、抗议过、上访过。以黄小山为代表的部分民众,更希望寻找新的途径来应对垃圾处理的难题。

  在垃圾处理进入僵局之时,政府拿出了诚意。民众也很快做出了反应:“百姓与政府建立的对话渠道,可以让政府更清楚地感觉到公众是解决垃圾问题的动力而不是阻力。”

  此次市民赴国外考察引起社会各界高度关注。黄小山抵京后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坦言:“我反对的不是焚烧技术,而是没有进行分类的混烧。”在他看来,与争论焚烧、填埋等末端处理方式相比,更重要的是前端的垃圾分类。

  “政府应该将更多的财力、精力投入到垃圾减量、分类、回收上,重心要向前端转移、倾斜,而不是产生垃圾后建设更多的焚烧厂一烧了事。”黄小山建议,北京建设大型垃圾分类中心,集中转运、分类垃圾,以减少垃圾的焚烧量。他一再向记者强调,垃圾不立法、不分类,就不能焚烧。

  垃圾不分类焚烧所产生的有害气体二恶英是造成污染的焦点。访问日本后,让黄小山震撼的不是日本的垃圾处理技术有多先进,而是日本国民的垃圾分类意识及配合程度。他准备发表一个全民开展垃圾分类的倡议。

  政府正在不遗余力地加快垃圾分类的管理,在今年的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新建改扩建居住小区、社会单位全部实行生活垃圾和餐厨垃圾分类处理”,探索垃圾收费改革。《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在调研起草中,垃圾排放指标有望像天气污染指数一样每天公布,以保证民众的切身利益,减轻周边百姓的生活压力。

  针对垃圾分类北京市市政市容委官员透露,10年前北京作为全中国8个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目前,北京的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达到了600个。

  这次北京市政府邀请市民考察是一个值得称赞的很好开端,市民与政府能站在一起解决垃圾问题,意味着政府和公众之间,找到了共同语言和利益一致的目标,开始摆脱无休止的争吵,共同携手面对垃圾焚烧处理的僵局。完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