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转折发生在1994年,此前,时值改革开放初期,很多农民工都到开放较早的广东打工,但是即使是20多岁的小伙子,也很难找到工作。1992年,易遵尚好不容易找到一份保安工作,工资每个月也只有270元,“那时候鞋厂、制衣厂都只要小姑娘”。1994年后,他感觉工厂明显增多了,鞋厂、电子厂、五金厂、服装厂……就像雨后春笋,遍地开花,工作也好找了。易遵尚进入了一家鞋材加工厂,每个月工资有800多元。此时,招工条件也开始从只要20多岁的年轻人放宽到16岁到35岁。至此,供求双方进入了一个为期10年的“蜜月期”。
第二次转折在2005年前后出现。随着工厂的增多,很多企业出现招工难,此时,“80后”年轻人也成为打工族的主体,他们对工作也开始进行挑剔。而远在内地的民工输出地,也以同一年龄段数量减少的方式给这些年轻人们提供了一个“靠山”。为了招到工人,很多企业不得不一再放宽招工条件,“开始是放宽到40岁,后来45岁也可以”。
但是,年龄不可能无限制放宽。夏逢利说,未来,在竹篙镇,农民工的绝对数量已经不可能出现增长。(记者韩利)
广东
劳务输入地
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宏观处处长谭炳才认为,廉价劳动力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的低廉工资,对农民工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优势丧失,迫使企业和雇主改善民工薪资待遇。
到火车站蹲点“抢人”
“欢迎来到格兰仕工作”。两位穿着洁白衬衫的工作人员,手里举着写着如此字样的招工牌,向刚下火车的年轻人打招呼。当有人过来询问,并做过登记后,便被格兰仕安排的别克车直接带回中山、顺德工厂。
这是记者2月24日在广州火车站广场看到的一幕。格兰仕现场一位负责人表示,从大年初三开始,他们便在火车站蹲点,但仅招到新员工40余人。
记者注意到,格兰仕主要招聘的是注塑工、冲压工和普通生产工,实行综合计件工资制。新员工全勤月收入1500~2800元,包住宿,中餐和晚餐享受餐补2元。
这样的工资水平在“用工荒”的当下显得并不高,能招到人吗?记者在名单登记表上看到,当天已经登记了7个人,有3个是“90后”,均是中专毕业。
来自湖北十堰的周国海便是“90后”,中专毕业的他之前曾在深圳一家五金公司工作,工资2300~2600元,包吃不包住。由于无法忍受一天12个小时的工作强度,年前辞职了。另外一位广西小伙子胡远升,也是因为每天12个小时的工作太累而离开。(每日经济新闻)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