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疑惑,是什么原因导致当前一些沿海地区面临如此严峻的用工短缺?
———经济回暖与此前的“用工荒”形成反差,供需高峰期错位。根据流动就业的惯常情况,每年第一季度(集中在春节后)是劳动者外出求职的旺季,也是企业用工需求的旺季。但受金融危机影响,春节前,部分企业因订单不足等原因搁置了新一年的用工计划,但最近,长三角、珠三角外贸明显回暖,当订单急剧增加时,部分企业招工告急,因而出现短期性、局部性招工难。
———求职人数同比下降,求职群体出现结构性变化。专家分析指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显示,新求职人群以“80后”、“90后”为主,约占70%。新一代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有所提高,除工资薪酬外,更加注重对职业前景的选择。相当部分新劳动力不愿意从事流水线的一线普工工作,就业流动性加大,造成了局部地区出现用工紧张。
———中央及各地惠农政策效应不断显现,地区差异缩小使外出打工者减少。
浙江义乌市在中西部16个省市建立了66个劳务协作基地,义乌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黄允龙最近明显感受到中西部地区在劳务输出方面发生的变化:“欠发达地区以前鼓励劳务输出,看重的是打工者一年能挣多少钱回来,现在提得最多的是招商引资,提出农民工到义乌并不一定赚多少钱,而是要把技术学到。”
浙江淳安县是传统的农民工输出大县,每年有10万人在外打工,如今也打算把工人留在家门口。县里劳动部门特地在春节期间,趁着许多农民工还没出门,召开了一场劳务供需洽谈会,当地企业一下子就提供了2.5万个就业岗位。
“用工荒”释放出了哪些信号
用工短缺正在倒逼沿海企业提升农民工薪资福利步伐。浙江义乌市就业管理服务局局长黄允龙说:目前义乌 农 民 工 工 资 水 平 普 遍 在 每 个 月1200-1600元,远高于政府规定的850元最低工资标准。为了留住想回中西部地区的工人,沿海企业已经大幅追加了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各项福利保障。
注重新生代农民工求职群体的诉求,原有用工模式亟待创新突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新生代农民工对享受社会保障和城市公共服务的要求比较高,就业机会、工资水平等因素对于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和流向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要增强对求职者的吸引力,提供好相关的综合服务,保障其合法权益才是长久之计。
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用工制度。据了解,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是按照属地化管理,即劳动力在哪里打工,就属于当地人口的一部分,其低保就会纳入当地政府的管理范畴。而目前我国还没有把农民工纳入当地的属地化管理,农民工对打工地缺乏归属感,因而流失性大。
健全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记者兵分多路调研农民工就业状况时,碰到一个普遍性的问题是,不少地方政府或部门,说不清本地究竟缺多少农民工,或有多少农民工已经就业。谜团一般的“民工荒”数字,反映了城乡一体化就业登记制度的不健全。
“用工荒”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调整和整体经济恢复的双重压力下,此轮“用工荒”成为长三角、珠三角加快产业升级的驱动力。记者调查发现,既要消化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又要彻底摆脱用工短缺的困境,沿海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开始转型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研究院院长陈诗达说:“,有远见的企业家就会通过转型升级获得的效益来消化劳动力薪资提升后上涨的成本,这是一种倒逼,但市场之手永远是最有效的。”(傅丕毅 陈冀 章苒)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