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券商再论虎年行情:四月下旬或加息(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八大券商再论虎年行情:四月下旬或加息(2)
2010年02月22日 08: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积极因素频添蓄势迎接向上趋势

  从1月份经济数据来看,国内宏观经济运行状况与我们的判断比较一致,一季度的经济指标可能还会超出我们的预期。虽然1月份货币紧缩政策较市场预期有所提前,但这并非是中央政府出台紧缩政策的最后判断和决心。首先,目前全球经济还比较脆弱,尤其是经济复苏进程并不相同导致各国退出政策的时间表不一致,使汇率和资金流动出现更多的波动,世界各国货币政策均面临较大考验。其次,如果货币控制过紧,已开工项目必须保证贷款,从而会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尤其是中小企业、基础创新等方面的发展。第三,1月份CPI继续保持温和增长,同比增速为1.5%,弱化了通胀预期,使得央行继续紧缩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减小。

  我们仍然认为2010年中国A股市场较之于2009年动力变换在于业绩预期和金融创新将取代流动性对估值驱动性影响。目前经济强劲增长推动估值支撑趋势可能会尽快地体现在市场运行过程中,3000点附近震荡拒跌的内生力量应该认为正是在蓄势迎接这种趋势到来。此外,我们判断市场趋势所做的假设条件目前也没有发生变化:目前市场仍预期2010年、2011年业绩增速为30%、20%以上,1月出口增速继续攀升也会强化人民币升值预期。

  未来积极因素的出现必将造成对市场负面因素和情绪的压制,此消彼长的对比关系会使得投资者行为产生积极变化,进而使市场转暖。3月份的“两会”可能会进一步确认政府延长经济周期政策、增强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目标,而非单纯的控制货币流动性和通货膨胀,这会超出市场预期,使得市场信心得到恢复。此外,目前欧洲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成为悬在全球投资者头上的达摩利斯剑,但随着恐慌情绪的宣泄和欧元区各国政府共同解决主权债务问题,这把剑有可能在半年到一年内被拿开。3月份,随着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创新产品的推出浮出水面,市场行情将会重拾交投活跃沿级而上的台阶。

  2010年策略报告观点:

  2010年中国经济将重新进入快速增长过程,判断上证综指核心价值中枢为3291-4723点,合理运行区间为3148-4936点。鉴于2010年A股市场中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等金融创新产品和业务推出将更加活跃投资者交易行为及对行情趋势的助推作用等,A股市场行情震荡区间为2600-6000点。(湘财证券研究所)

  政策静默期下市场存在反弹机遇

  随着2010年一、二季度出口大幅增长,CPI、PPI快速攀升,GDP增速可望达到11%左右,一季度经济数据将十分“靓丽”。而宏观数据越健康,越为当局采取紧缩政策提供条件,预计上半年出台紧缩政策的力度会大于目前市场预期,市场将呈现震荡下跌走势。我们坚持年度策略报告的主要观点,并对近期市场有一些新的看法,认为反弹时机已经成熟。

  1月份中国超预期紧缩政策成为A股大幅调整的主要驱动因素。房地产调控措施的连续出台、货币政策的“意外”退出,对冲了利好经济数据的支撑,造成市场系统性下跌,而美元升值和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给A股造成外部压力。

  我们认为,目前市场估值进入价值投资区间,政策静默期下市场存在反弹机遇。从内部环境而言,12月份物价快速上升具有偶然性因素,我们判断2010年CPI升幅在3%左右,仍然温和可控。同时,近期发生的欧元区危机造成外围经济体退出政策进度放缓,形成外部制约,中国货币政策难以“一步到位”。1月份货币政策的退出本质上仍然是以“纠错”和“对冲”为主,并非实质意义上的紧缩,市场对政策退出反应过度,未来政策可能有阶段性淡化期。我们预计一季度新增信贷投放将达到2.5-3万亿元,远好于市场不足2万亿的预期。

  从市场流动性角度而言,我们认为未来一两个月内资金供求趋势将转好。未来一两个月内新股发行将发生明显变化,IPO数量、发行价格将明显下降,2、3月份IPO融资规模有望比前两个月下降30%,对二级市场资金分流作用将明显弱化。同时,偏股型基金仓位已经从12月底的高点下降了5个百分点,资金腾挪空间加大,进攻条件具备。资金供求关系明显舒缓,有利于市场上行。

  2010年策略报告观点:

  尽管宏观经济的复苏仍在持续,但对于复苏预期而言已经处于逐步兑现之中,股票市场整体性的复苏“盛宴”可能已经进入尾声。我们认为2010年的A股市场可能呈现“V”形走势,上市公司净利润增长29%,利润向产业链的中下游转移。上证指数波动区间为2600-4200点,对应上海市场2010年市盈率15-25倍、市净率2.40-3.97倍,估值中枢较2009年有所下移。(浙商证券研究所)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