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海口一月二十七日电 题:海南“两会”聚焦:国际旅游岛建设“非公”企业可有舞台?
中新社记者 王辛莉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拉开序幕。岛外、海外的大牌企业纷纷涌入寻找机会,而一些以中小型、海南本土为特征的非公有制企业亦跃跃欲试。
谁将成为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主力?正在此间召开的海南“两会”上,建言献策的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发出了两种不同声音。
人大代表黄坚在谈到中部地区五指山市的未来发展时表示,建设中部旅游景点要让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另一位代表在谈到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总体规划时称,要征询来海南投资的大企业的意见。
大企业主导论在政协委员中也有认同。民盟海南省委员会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软环境建设的建议》中称,用大企业、大品牌来带动市场规范发展,引导和支持国内外大企业参与海南旅游企业的改造和重组,催生一批海南知名旅游品牌,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旅游企业集团。而农工党海南省委员会亦在提案中表示,要引进国内外大型企业参与海南森林旅游业建设。
“要让中小企业参与海南新一轮开发建设!”与此同时,海南省工商联的委员们发出强烈呼声。
他们在一份题为《突破融资瓶颈 力助非公经济》的提案中明确表示,去年海南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在金融危机之下不降反升,平稳发展,成为海南经济运行一道坚定的“上行线”。希望政府能引导非公经济投身国际旅游岛建设。
二00三年,海南实施新兴工业发展战略,通过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大力发展现代工业使海南经济跃上新台阶。近年,海南政府注意到中小型企业、本土企业、非公经济企业在经济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起到的基础性支撑作用,加大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扶持。
海南省长罗保铭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透露,海南将安排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五千五百万元,希望撬动中小企业担保贷款十五亿元。
国际旅游岛建设被称为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来的第二次重大历史发展机遇。国家赋予海南六大定位,每一项都是一篇大文章。产业发展涵盖了三次产业。仅旅游业服务设施建设,就需要高、中、低各种档次合理搭配,才能满足游客需求。这些都为海南“非公”企业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然而,面对重大利好发展机遇,为何以中小、本土为主的“非公”企业担忧被边缘化呢?
一位委员称,因为信息不对称,对大多数“非公”企业而言,国际旅游岛仍是一个“口号”,创业软环境滞后,找不到参与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更为重要的是,许多行业开放程度不够,尤其一些产业链长、回报率高的行业欲入而不得。
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远景是“度假天堂”和“幸福家园”,富民是最根本的目的。海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副主任邓小刚日前表示,海南经济的持续增长力在于海南本土企业的培植和壮大。国际旅游岛建设给予了海南企业发展的契机。
人大代表、文昌市委书记裴成敏介绍说,文昌龙楼镇正在试点企业和农民合作发展乡村旅游的项目,“国际旅游岛建设中,大企业有资金、项目运作等优势。但本地中小企业也有灵活、根植底层的特色,它们应该互容互补。” (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