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陷"用工荒"怪圈" "刘易斯拐点"为何失灵?——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珠三角陷"用工荒"怪圈" "刘易斯拐点"为何失灵?
2010年01月19日 10: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2009年,在金融海啸爆发后,一度急剧减少的外需有所恢复,企业重新出现招工难的局面。那么,“民工荒”因何而生?民工荒之下,外来工的收入是否有所增长?企业的佣工困境如何解决?为了更深入了解金融危机下农民工的生存状况,本报与麻省理工大学的黄亚生教授以及中山大学政务学院郭巍青教授合作,于2009年7-8月、11-12月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收入与支出状况组织深入调查。在11月的现场调研中,我们发现东莞最大的人才市场呈现“供求两旺”的局面。但大部分接受访问的工人指出,工厂给出的条件并没有大幅度提升,仅仅提升了10%到20%。与此同时,根据对人才市场招聘信息的观察,大部分岗位都要求有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因此,很可能存在大量要求有劳动技能的工作无人应聘,而同时大量外来工找不到符合薪水预期的工作的情况,也就是存在“民工荒”与“找工难”同时存在的供求结构错位现象。

  如何打破用工荒怪圈,正成为困挠珠三角发展的难题。

  珠三角的用工荒怪圈

  本次调查以广州、佛山、深圳、东莞和珠海为抽样点,各城市又分别选择5个区(镇)作为调查点,以偶遇抽样的方式开展,具体访问对象主要通过拦截方法和“滚雪球”的方式获得。本调查由调查员手持问卷对受访者进行访问,共发放问卷1500份,回收问卷1462份,有效回收率是97.46%,其中:广州293份,佛山291份,深圳256份,东莞297份,珠海325份。

  用工荒在珠三角的东莞、深圳、广州等市普遍存在“我最近走访了很多家企业,订单最多的已经排到今年的5月份。超过一半的企业都存在缺工的情况。”东莞市纺织服装行业协会会长陈耀华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根据东莞市劳动局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对该市长安、厚街、凤岗、常平、塘厦、高埗、石碣等7个镇劳动力市场的监测,2009年下半年以来,随着该市外来订单的逐渐恢复,企业用工需求也随之加大,多数企业出现了“招工难”。

  “普工是最缺乏的,在金融危机下,企业一般选择裁减非核心工人,保留熟练工人和中层干部,人才市场上,普工的工资涨了10-20%左右”。厚街人才大市场的黄经理对记者作出这样的分析。

  在缺工和待遇偏低的环境下,当前,许多出口加工型企业选择的是继续缺工而不是加薪,陷入用工荒怪圈。东莞一家制鞋企业负责人告诉本报,临近春节,该企业的出口订单不断增多,但一线普工却严重不足,企业只有选择性地接单,但是并不愿意通过大幅提高工资来吸引外来工,因为一旦订单下降再降薪不容易。

  “如果一个员工每月提高200元,1000名员工每月就要多支出20万元,一般的企业无法承受。”中山某企业负责人说。来自中山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显示,由于年末订单“井喷”,目前中山企业出现反季节用工,大量外来工返乡直接导致的后果,是全市将近八成企业存在明显缺工。据中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方面最新统计,目前中山企业用工缺口超过3万人。

  农民工福利待遇没有相应提高

  本次调查有两个发现:第一,在金融危机期间,农民工收入水平下降,主要表现为平均收入下降,服务行业农民工特别如此;第二,农民工的生活消费处于非常低的水平。

  在劳动强度增加的同时,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并没有相应地提高。农民工月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加班费、其他收入三项。但调查发现,2009年加班费收入为0元者为839人,但工作时间为1-8小时者仅有640人,也就是说有199人有加班,但是没有加班费。调查显示,与2008年广州市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性支出18951元、增幅16.6%相比,农民工消费支出增幅还不及广州市民的一半。

  农民工收入水平整体上是在下降,主要表现为平均收入下降,加班费的下降存在于制造、服务、建筑等不同行业中,从事服务行业的农民工特别是如此。东莞某人才市场负责人分析,珠三角的企业用工基本根据订单“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国家对全国区域经济重点规划以来,农民工的就业选择区域变得更广,因此,部分农民工选择在比珠三角工资福利和生活成本更具优势的城市就业。

  业内人士分析,随着农民工群体的结构更新换代,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打工族更关注薪金高低、企业的前途、工作环境、发展空间。如果珠三角的薪酬待遇和工作条件还不随之提高,部分劳动力将加速流向长三角等地市场。中山大学政务学院何高潮教授表示,像这种季节性的赶单期间企业应该给员工涨工资。“工资应该涨多少,是不是到了企业不能承受的地步?我想应该有专门的机构来做评估,然后向全社会发布,不能只听企业的一面之词。商会可以摸底,政府劳动部门也可以牵头来做这个事情。广东当地的劳动局应该积极地与民工地的劳动局进行协调,消除农民工就业的不确定性。”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