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报》分析认为,几个方面的原因使得银行息差回升:
第一,随着资本市场的活跃,银行存款活期化趋势较为明显。根据我们的统计,到今年9月末,国内金融机构含居民储蓄和企业存款在内的活期存款比重为47.2%,较今年1月份已经提高了1.5个百分点,到10月末,这一比例继续提高至48.4%。
第二,贷款结构优化。9月末,国内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比重达到53.7%,较年初大幅提高了3.5个百分点。相应地,利率较低的票据融资和短期贷款占比则明显下降,其中,票据融资占比由年初的9.5%降至6.8%,短期贷款由39.3%降至36.3%。10月份,中长期贷款比重继续提高到了54.3%,表明贷款结构持续改善。
第三,定期存款重定价。去年下半年连续降息,各银行定期存款逐步完成重定价,降低了银行利息支出。
至于未来,随着央行货币政策回归常态,中国必将进入加息通道,并且,经济回暖也使得银行对贷款的议价能力有明显提高。诸多因素都将使得银行的息差水平在未来一两年内保持回升态势。
不仅如此,银行资产质量继续优化,第三季度,上市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达到157%,较第二季度末提高9个百分点;不良贷款率降至1.42%,较第二季度末下降0.11个百分点,资产减值计提额环比下降29%。
因此,在资产质量未出现因贷款规模过快增长而导致的不良率上升的情况下,加上息差回升的驱动因素,银行业盈利水平将在未来一两年内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态势。
近期,各银行为满足银监会可能提高至11%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相继进行或筹备较大规模的再融资,这一举措虽让资本市场面对较大的融资压力,但对银行自身而言,这是保证贷款增长、保障盈利平均增长的重要举措。
在14家上市银行中,就第三季度末的资本充足率看,仅有南京银行和北京银行不需要进行再融资,另外,工商银行、宁波银行因资本充足率较高,也不需要进行大规模融资。因此,这些银行在二级市场的估值可能比需要再融资的银行更有优势。
全面权衡上市银行的综合竞争力,工商银行、兴业银行、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兼具优秀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保险:双引擎驱动业绩增长
保费收入恢复增长以及投资收益率的回升,将作为两部强有力的引擎,驱动保险业上市公司业绩回升。
从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国内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开始出现增速明显放缓,至去年11月,保费收入首次出现负增长,其中,人身险同比下滑5%。
2009年上半年,国内保险业继续低迷,尤其以人身险最为明显,5~8月,国内人身险保费收入连续4个月单月同比下滑。
不过,经过长达1年的调整期后,从9月开始,保险业保费收入开始出现反弹迹象,其中,人身险9、10两个月单月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9%和28%,回暖迹象非常明显。总保费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2%和27%。前10个月,总保费收入同比增长9%,人身险同比增长6%。
保费恢复增长的同时,受国内外金融市场回暖影响,保险资金投资收益将正走上上升通道。
到9月末,国内保险资金的运用中,银行存款占29%,而在投资总额中,债券占比为72%,股票基金合计为24%。
债券投资方面,目前,国内经济复苏逐渐得到确认,在前期信贷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国内面临较大的通胀预期,这使得债券市场收益率明显回升。同时,央行货币政策将回归常态,2010年开始势必将步入加息周期。
加息并不意味着保险债券投资利差扩大,但另一方面,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将增加,如果加息节奏较为缓和,对保险资金成本的提高低于收益率提高,这将提升保险公司的债券收益率。而就目前看,2010年国内尽管面临较大通胀预期,但出于巩固经济复苏成功,央行加息节奏和程度将会比较缓和。
股基投资虽然占比只有24%,但由于股票基金的波动大,对总投资收益的影响也将非常明显。2009年,国内外资本市场基本处于快速回暖期,2010年,尽管对经济是否出现二次探底仍存争议,但至少资本市场不会出现如2008年般的单边连续下跌,继续上升势头是大概率事件。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