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碳金融吗?哥本哈根争的就是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你知道碳金融吗?哥本哈根争的就是它
2009年12月10日 10:50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刚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调结构作为明年的重心,而正在召开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低碳博弈正在各国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世界能源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金融研究院院长何世红表示,除了在产业层面上的主导权,在新的全球碳金融框架下争取主动权更是刻不容缓。更有人士表示,碳金融主导权是低碳博弈的最终目标。

  尽管如此,本报记者昨日就此致电多位知名商业银行的首席经济学家及金融市场分析员,获得的回答却多数为:对该领域并无研究。而反观,中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于低碳金融的准备亦明显然非常不足。

  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碳金融”市场却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壮大,据世界银行报告,2006年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交易额已达到300多亿美元。

  低碳金融来了,我们拿什么应对?

  “碳金融”兴起

  尽管对于多数人来说,“碳金融”仍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然而这并不妨碍它已经悄悄地来到我们身边。

  所谓碳金融,是指由《京都议定书》而兴起的低碳经济投融资活动,或称碳融资和碳物质的买卖。即服务于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和项目的直接投融资、碳权交易和银行贷款等金融活动。

  “碳金融”的兴起源于国际气候政策的变化以及两个具有重大意义的国际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

  由于各国所面临的减排成本有明显差异———发达国家比发展中国家高5倍到20倍,这使得发达国家无法单靠自身减排能力满足该协定书所设定的目标。《京都议定书》因此规定,允许有减排责任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购买减排指标,以完成自己的责任。由于发达国家产生一吨碳减排的费用比发展中国家要高出许多,发达国家乐于向发展中国家购买温室气体排放份额。目前这种排放指标的交易,通常通过发达国家有减排责任的企业,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有利于后者可持续发展的减排项目,从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再抵消发达国家自身的部分排放。这推动了全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形成。

  根据挪威的点碳咨询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欧洲市场上的碳额度价格由2004年12月的每吨8.47欧元上涨至2007年12月的22.86欧元。交易量也一直呈上升趋势:2006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量为6.84亿吨二氧化碳,超过2005年同期的5倍;2006年上半年的碳交易额度约为150亿美元,已经超过了2005年的全年碳交易额。以国际价格计算,预计2008年-2012年间,全球碳交易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场将达到15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巨大商机

  而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碳交易市场为中国带来巨大商机。据世界银行测算,全球二氧化碳交易需求量预计为每年7亿至13亿吨,由此形成一个年交易额高达140亿-650亿美元的国际温室气体贸易市场。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是最大的减排市场提供者之一,未来5年每年碳交易量超过2亿吨。

  “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兴业银行董事长高建平表示。

  其认为,对于发达国家而言,能源结构的调整,高耗能产业的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都需要高昂的成本,温室气体的减排成本在100美元/吨碳以上。而如果在中国进行CDM活动,减排成本可降至20美元/吨碳。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促使发达国家的企业积极进入我国寻找合作项目。

  “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2012年以前不需要承担减排义务,在我国境内所有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可以按照《京都议定书》中的CDM机制转变成有价商品,向发达国家出售。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到2010年单位GDP能源消耗比2005年降低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在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通过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努力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必将有大批项目可被开发为CDM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CO2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全部排放指标的41%。”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