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新能源路线图——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低碳经济下的中国新能源路线图
2009年12月07日 08:47 来源:经济参考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哥本哈根会议带来的低碳风潮席卷全球。

  结合最近媒体热议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蒋大和向《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国家将会大力支持可再生能源的研发和工程化,但短期内还难言形成产业发展突破点。长远来看,核能的利用将超过可再生能源的总和,生物质能将有更大发展,而风能和太阳能的发展会受到限制。蒋大和看好电动汽车的发展,但认为燃料电池在中国的前景还有待观察。《经济参考报》记者日前还采访了数位新能源领域的专家和分析师,他们对部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做了分析和展望。

  风电、光伏在争议中前行

  风电和光伏近年来在新能源的发展版图上颇富争议,10月初风电设备和多晶硅原料被指产能过剩,年底媒体热议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又赫然出现风电和光伏的身影。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首席研究员姜谦向《经济参考报》记者分析,在现在的国际大环境下,不管是传统的新能源大国,还是原来开发比较落后的国家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产油大国都表现了寻找可替代能源的决心。

  姜谦认为,太阳能发电是未来能源的首选。“光伏的上网电价下降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技术瓶颈得以突破,制造环节的成本下降,光伏的上网电价会逐渐接近风电甚至火电价格。”

  姜谦分析说,今后几年国家还是会在投资方向上对风电和光伏有所倾斜。“国家会更多地将投资、关注和政策放到高新研发技术领域,集中投入资金攻破技术瓶颈,因为目前制约风电、光伏发展的主要障碍在并网技术、组件的制造工艺上。”姜谦说。

  生物燃料的新机遇

  与风电、光伏近年来高调的表现不同,生物燃料曾因危及粮食安全而被低调处理。随着非粮乙醇技术开发的成熟,有望在哥本哈根会议后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了解到,2008年,生物燃料的全球产量是5876万吨,替代了2%的石油,其中燃料乙醇的产量是5040万吨。以国外为例,今年美国燃料乙醇的产量会达到3300万吨,去年是2700万吨,以美国全国石油用量9亿吨来计算,替代石油率达6%。

  清华大学新能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李十中教授拿出一份2009年的美国能源部财政预算表向《经济参考报》记者演示,美国在2009年做了2.17亿美元的预算投入生物质能和生物炼制系统的研发,当年更是追加投资7.865亿美元,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对生物质能比较重视,在投入上有加大的趋势。

  李十中认为,产业发展到什么层次和技术紧密相关,现阶段的状况是以玉米等为原料的第一代燃料乙醇影响粮食安全,第二代纤维素燃料乙醇的技术尚未成熟,被称之为1.5代的甜高粱秆做燃料乙醇的技术正在投入工业化试用。

  李十中介绍了甜高粱秆加工燃料乙醇的几个优势:高粱秆不能食用,不与人争粮;高粱的种植面积大,约有2亿亩左右,分布广;甜高粱一年可以收2到3季,甘蔗只有1季;成本低廉“回收高粱秆的价格是200元/吨,加工1吨燃料乙醇的成本不超过3600元,而1吨第一代燃料乙醇的加工成本不低于5000元。”李十中说。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