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经济学家称中国面临明显通胀预期 明年或加息——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多经济学家称中国面临明显通胀预期 明年或加息
2009年12月06日 00:03 来源:央视《经济半小时》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吴敬琏:“在中国习惯的就是政府调。这个东西政府有什么本领知道哪个应该多,哪个应该少呢,于是就搞的手忙脚乱,今天说要扶这个行业,过了两边发现它太多了,再压。”

  记者:您觉得解决这种问题的根本的办法是什么?

  吴敬琏:“还是老话,十一五叫做转变增长方式,十七大叫做转变发展方式,如果转变增长方式没有取得进展,那你只能靠财政、银行用多发钱多投资来支撑, 你减弱这边它马上就下来了。当然速度下来不要紧,怕是怕就业下来了,这就麻烦了。靠投资的结果需求就不足,需求不足靠什么补呢,出口补,所以粗放增长方式在这四要素之间它依靠的是投资和出口。”

  通胀来了,如何让财产增值?

  在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前夕,《经济半小时》栏目就“通胀离我们还有多远?”这个核心问题,对国内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展开了问卷调查。

  那么如果通胀来了,我们的老百姓如何才能让财产保值增值?是买房子,还是买股票?还是买黄金?

  本次调查的最后一个问题是:如果出现通胀,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您认为最好的理财方式是:53%的经济学家企业家选择投资房产;20%选择保值储蓄;17%选择购买黄金;13%选择投资股票;6%选择购买保险。记者在调查当中发现,选择哪种方式理财,与个人的兴趣和所研究的长项有着密切关系,对于一些熟悉资本市场的被调查者而言,投资股市是最好的增值方式。

  赵锡军:“股票投资它的回报率是相对来讲比较高的,通货膨胀它会提高各方面的价格,但是这个企业它会把价格,原材料价格提升转嫁给消费者,所以企业利润反而是增加的,在这种情况下那么他的股票价格是上升的。”

  林义相:“在通货膨胀情况下,要投资在就说实物形态,因为实物形态的价格在上涨,那么我们看到房地产是个不动产。另外关于股票,就股票看来是一个证券,是个动产,但实际上股票后面代表着都是企业的股权。损失最大的可能是买债券,可能是存银行。”

  李稻葵:“要研究一些上市公司的报表,研究一些上市公司的长期的经营的战略,在我看来,这种投资方式比简单的去跟风投资于地产,投资于黄金,可能更加稳健,更加具有可持续性。”

  龚方雄:“我觉得现在最佳的理财方式还是比较积极地投资,而且投一些业绩比较好的公司。”

  记者:“那房市呢?”

  龚方雄:“房市的话,如果有需求可以买,如果只是投资的话,我们觉得要谨慎一点,因为房价今年已经涨了很多。就是说股市更具有投资价值,如果说保值理财的话。”

  而对于房地产投资的保值作用和其中蕴含的风险,如何均衡看待,不同的受访者有着不同的观点。

  莫跌明:“应该是买房地产。两特点:土地不可再生,人口城市化。”

  黄怒波:“肯定是买不动产,没有别的,肯定是储蓄是有问题的。”

  黄益平:“当然了你也要考虑如果下一步政府采取很严厉的措施,那么有可能这个把房地产价格也打压下来了。但是我觉得投资房地产有一个比较好的理由,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增长的潜力是很大的。”

  吴敬琏:“现在的情况下,容易保存的东西,所谓资产的市场价格已经涨得很高很高了,风险很大。”

  成思危:“比较注重实物的人,用实物来保值,可能他就会去买黄金。最保守的那就是储蓄,总归亏不了还少有点利息。这个不能够有一个统一的建议,要看各人对风险的爱好程度。”

  半小时观察:

  当前的中国经济面临着非常复杂的局面,存在着许多变数,因此我们政策的实施也受限于时间窗口,关键问题是我们需要正确判断当前面临的经济形势,并迅速做出科学决策。如果判断有误,或者错过了政策出台时机,都可能会对中国经济带来不利影响。大规模财政投资的刺激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使中国经济走出了最困难的时期,但非常时期,非常之举,当中国经济逐渐企稳回升,我们需要思考如何让中国经济走上一条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之路。比如政府的投资如何带动整个社会资本的投入?如何控制好经济节奏,防止大起大落?如何在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之间保持平稳,避免出现实体经济萧条、资本市场虚热的情况?如何在刺激经济、扩大投资的同时,避免重复建设,完成结构调整的任务?如何破解广大中小企业发展道路上的层层困局,帮助它们解决融资难,保护它们合法的私人财产不受侵犯,从而让中国经济获得源源不断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如何真正让普遍百姓从经济发展中受益。这些问题不仅需要中国经济的决策者现在着手解决,而且还需要尽快见到显著成效,因为只有真正解决这些问题,中国经济才能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发展困局,我们才能真正治愈一会儿通胀一会儿通缩、忽冷忽热的发展痼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