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助推“两型社会”建设
背景:中国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早在几年前,中国已经制定和实施了《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明确提出2005年到2010年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可再生能源比重等有约束力的国家指标。仅通过降低能耗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
记者:一般认为,发展低碳经济是我国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国际外部压力和粗放式发展模式的内部资源约束下的解决办法和应对措施。但实际上,这同样也是我们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中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庄贵阳:目前,这个问题已受到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积极采取行动。具体来说,就是要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统筹考虑低碳经济的发展问题,同时也要把低碳经济的发展作为“两型社会”建设的一个亮点和突破口。
记者:这对中国有何意义?
庄贵阳:从实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中国实现“保增长、调结构、促内需、重民生和节能减排”的多重目标。当然,在诸多重要的切入点当中,要在基础设施部门率先采取行动,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电力部门、交通部门、建筑部门等,把它们放在重中之重考虑,因为它们涉及到基础设施建设。当前,我们的经济面临着被锁定在高排放水平的挑战。如果今天不行动,我们将会在未来几十年陷入被动。
如何发展低碳经济
背景:虽然低碳经济理念已经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并付之于行动,但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来说,低碳经济有着不同的内涵。发达国家着眼于低碳,其低碳经济目标是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义务联系在一起的。发展中国家着眼于发展,强调在实现发展目标的同时,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实现减排与发展的双赢。
记者:您曾分析全球20个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在不同发展阶段人均收入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之间的脱钩特征,指出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具有阶段性特征。
庄贵阳:是的。低碳发展对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涵义。低碳排放关键是区分发展阶段和减排义务。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因为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尚未得到满足,因此在经济总量增加的同时促进碳排放的相对下降就可被视为低碳发展;对于已经实现高人文发展目标的发达国家而言,面对未来日益有限的全球排放空间,应当履行减排义务,在维持高人文发展水平的前提下,实现碳排放总量的绝对降低。
因此,经济发展阶段是一个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起点和背景。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高人文发展的目标,而发展中国家必须实现低碳转型和人文发展的双重目标,这必将增加发展中国家实现低碳转型的难度。
目前,欧盟国家由于人口增长缓慢,加之采取了积极的措施进行减排,排放略呈下降趋势;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人口和经济仍处在增长,经济对外扩张趋势较为明显,排放还在持续增加。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较快,基本需求仍未满足,未来排放必然要继续增长。由于处于不同历史阶段,使得各国在走向低碳经济时面临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相应的政策措施,路径选择和减排成本也会有所不同。
记者:对中国来说,您有何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庄贵阳:第一,要尽快制定国家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规划。一是将低碳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总体安排部署。二是将低碳技术研发纳入国家科技规划和相关科技计划。三是制定专项规划,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目标、重点和保障措施等,提出低碳经济的统计和考核指标,并作为国民经济规划中的引导指标。四是制定重点行业和部门的低碳发展规划,向低碳转型。
第二,用低碳理念规划和建设,开展低碳经济试点。选择典型地区、城市和重点行业进行低碳经济试点。借鉴国际经验,出台发展低碳经济的指导意见,引导地方和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综合考虑经济、能源、碳排放等因素,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为我国塑造一个可持续的低碳未来。
第三,重视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技术储备。按照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研究提出我国低碳发展的技术路线图,促进高能效、低碳排放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逐步建立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自然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重点着眼于中长期战略技术的储备;同时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
第四,制定相关政策,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的立法可行性研究,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和政策体系。正确运用政策手段,为低碳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