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海口12月3日电(付美斌)“混合果蔬汁中为啥会有‘砷’?”3日,一位关注“砒霜门”事件的海口市民深感疑惑,当下各种品牌混合果蔬汁广告“满天飞”, 这些饮料到底安全不安全?
近日,闹得沸沸扬扬的“农夫山泉”、“统一” 的“砒霜门”事件,媒体焦点对着海口市工商局在此事件中有无法定程序错误,为何会出现前后两种不同检测结果。其实,普通的消费者更为关心的是:混合果蔬汁中为啥会检验出“砷”?它从何而来?含量多少是安全的?
如此, “砒霜门”事件背后,曝露出一个科普问题,急需食品科学家出来向公众解说。
据了解,中国饮料市场的主角更迭,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碳酸饮料到纯净水、茶饮料,再到功能饮料。近年来都市人的亚健康趋势,让大众重拾了对蔬果营养摄取问题的关注,高品质蔬果汁因此渐渐露出头角,成为市场新的关注热点。
但是,普通消费者对混合果蔬汁饮料的生产原理为何、生产流程怎样、添加何种食品添加剂保鲜等等诸多问题却知之甚少,或从产品说明书上“雾里看花”。
据相关人士介绍,此次“砒霜门”事件中的“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一种金属。在土壤、水、矿物、植物中都能检测出微量的砷。正常人体组织中也含有微量的砷。本来金属砷因不溶解于水,是没有毒性的,但是,砷化物,特别是三氧化二砷,却是剧毒的。通常说的砷中毒,实际上是砷化物,主要是三氧化二砷中毒。三氧化二砷,又名砒霜。纯砒霜,色白,无味,易溶于水,溶解度可高达30%。
中国微量元素科学研究会理事、高级工程师李福对记者表示,混合果蔬汁饮料对原料水果、蔬菜的生产基地环境和土质要求较高。他说,一般在水体、土壤中都含有一定的重金属,也包括一定的砷,只要含量在合理范围内,都是准许的。当然,如果生产过程中的土质、或水源中砷含量超标,生产出来的产品也一定会砷超标。
问题是,仅仅是原材料的环节会出现“砷”吗?混合果蔬汁饮料加工的环节里,到底加入了哪些添加剂?这些饮料中的“砷”到底从哪里来?它的含量是不是可控制的?
消费者不是食品专家,期待更多的食品专家出来详解食品安全的常识。(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