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创业板公司在募集资金尚未投资到位前,就优先动用超募资金的做法也引起了业内的警惕。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创业板公司此举同样也存在变相挪用超募资金的嫌疑,因为,优先投入超募资金一方面使之名正言顺地投资主业,另一方面可以省出更多不受监管层限制的“私房钱”。
由于创业板公司均未透露置换后的资金动向,这引发了业界越来越多的担忧,其实业界的这些担忧并非多余,之前就有不少上市公司存在挪用募集资金的现象,如五粮液前不久就因委托理财等行为受到证监会查处,此外,还有些上市公司一方面挪用自有资金炒股,而另一方面又伸手向银行举债投资主营业务,使得银行信贷大量地变相流入股市。
尽管投资者对创业板公司变相挪用募集资金越来越担心,然而创业板公司“资金置换”的兴致却依然不减。
记者统计,“开张”一个月来,继亿纬锂能之后,目前已经有包括华谊兄弟、上海佳豪等7家创业板公司发布了类似的“资金置换”公告或独立董事意见,并且几乎所有的公司都存在着募集资金尚未投资到位就打超募资金主意的情况,创业板募集资金变相挪用的风险正在与日俱增。
顽疾三:股权质押 原始股东变相卖股
除了变相挪用募集资金的隐患外,创业板原始股东变相出售公司限售股套现,也是目前存在的一个重大隐患。
据媒体报道,包括华谊兄弟在内的一些创业板的原始股东,趁着第三周强劲反弹之机,打着“股权质押”的幌子,以5折的价格大举变相抛售公司限售股。
由于原始股有限售期限制,这些原始股东们和接手盘一方面约定以5折的价格合同协议转让,但在具体操作时,双方达成一份“股权质押融资合同”,接着原始股东便以“股权质押融资为由”向深交所提出申请,再到中登公司办理冻结手续,等限售期过后再交易过户。
对于创业板原始股东的这些行为,法律界人士认为,这是一种变相减持行为。即买卖双方先做一份借款、股权质押的协议,打5-7折将股票卖出。等股票解禁后,再通过“假仲裁”的形式将股权过户给买方。最后发布公告称,通过仲裁将股权转让出去,其实这笔股权早已经变相减持了。
不管是变相挪用募集资金,还是变相抛售公司原始限售股,上市才刚刚满月,创业板公司的种种不太光彩的做法显然是来得太快太急了些,这也无疑给本就处于风雨中动荡的创业板的伤口处,再重重地撒上了一把盐,也令创业板出现了原来不该有的污点。
三大怪象不断涌现
创业板诞生一个月来,不仅此前被市场预料到的多种隐患依然存在,还出现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怪现象。
怪象一:游资泛滥 普通散户深受其害
满月的创业板,给投资者带来了什么?尽管和首日开盘价相比,创业板股价是涨了,但是,可能对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来说,创业板第一个月带来的,恐怕更多的仍然是痛。
因为创业板自从诞生之初,一直到现在,从来都是游资的天下。从首日开盘悉数参与28股爆炒的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营业部,到中信建投证券上海高桥营业部,再到光大证券北京中关村营业部,这些来自全国大江南北,同时又让众多投资者异常眼熟的游资集中营,其身影一次又一次地频繁出没于创业板28只股票,创业板一时间似乎成了来自全国各路游资疯狂的新热土。
游资所带来的,是创业板股价的大幅波动。首日受到爆炒后的创业板,在业内的一致呼声中,如期走向了价值回归之路,仅仅就在首日过后一周的时间里,创业板就被挤出了160亿元的资产泡沫,而且这种大幅度的价值回归持续了两周。
伴随着创业板股价走向价值回归的,是广大散户投资者资产的大幅缩水,首周缩水的160亿元市值中,其中有28亿元为流通市值,这意味着,这28亿元市值的缩水,都得首周参与创业板的投资者买单。据有关数据显示,创业板首周被套牢的散户投资者高达20余万。
然而,经历了两周价值回归之后的创业板,虽然经历了短暂的甜蜜,但整整一个月以来,创业板股价大幅波动的事实一直没有改变,整体来看,创业板一直都在风雨动荡中大幅度飘摇,时而让投资者疯狂,时而又让人感到恐惧与无奈。
“往往上涨的时候,获利最丰的是游资,而下跌的过程中,受害最深的往往却是普通的散户投资者。在和游资的较量中,失败的从来都是普通的散户投资者。”业内人士指出,因为创业板至今尚未看到机构参与的身影,这给了游资充分发挥、肆意宣泄的机会。一方面,创业板股票流通市值很小,而同时,在缺少机构参与的情况下,游资可以凭借其强大的资金实力“稳坐钓鱼台”,轻松地拉高股价,吸引散户追涨跟进,然后借机金蝉脱壳。
根据上周五收盘价计算,目前创业板28只股票中,实际流通市值最大的神州泰岳也仅仅只有31.24亿元,其余的27只股票流通市值全部都在20亿元以下,其中流通市值最小的华星创业更是只有区区3.83亿元。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