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十一月二十六日电 题:创业板跑出“中国速度”
中新社记者 周锐
创业板审慎斟酌,磨剑十载。二00九年大张旗鼓启航,跑出了“中国速度”。
二OO九年,中国经济百端待举。为启动内需、助力中小企业融资,监管层果断决定开启创业板。三月,《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暂行办法》发布。七月,创业板发行申请开始受理。随后三个月,证监会以“五加二”“白加黑”的急行军,完成了一百零八家企业初审,敲定二十八家企业首批上市。十月二十三日,创业板深圳鸣锣。
二十年前,中国只有一个上海证券交易所。如今,一个稳健、开放的多层次资本市场雏形初现。
中国主板市场的规模已位居世界前三,为国企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中小板也已有三百家公司挂牌,支持成熟中小企业效果显著;而场外市场的建设亦在稳步推进之中。
创业板的推出,将有效连接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弥补当前资本市场体系中间层次缺失,构建完整多层次市场体系。未来国际板面世,中国资本市场又将与海外“对接”。
作为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里程碑,人们冀望创业板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但其开市即遭爆炒,二十五万个人投资者在创业板首日交易中买走了市场占比九成七的股票。这一天后,创业板诞生一百二十三位亿万富翁,而此前的二十五万个人投资者绝大部分却被套牢。
市场担忧,高市盈率的发行和离奇的造富效应会扭曲创业板设立的初衷,上市指标仍属于相对稀缺资源,上市就能成为富翁的现状,会导致信息披露不实,引发欺骗与腐败,助长只想“摘果”、不愿“种树”的投机。
要规避风险,最关键的还是“监管”二字。
十几年来,中国上市公司质量不高的情况一直存在,信息失真、高管圈钱、庄家操纵等问题时有发生。随着创业板的推出,市场需要更多的监管资源,也需要更大的监管力度。人们普遍认同,监管将是创业板生死存亡的关键。
不过,如何监管,尚存争议。监管者认为,必须严格控制上市公司的门槛,保护投资者利益。但有人指出,正因门槛过高,让创业板上市公司成为稀缺资源,导致爆炒并产生离奇的造富效应。
毋庸置疑,创业板是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关键一步,而市场的争论和人们的担忧却预示,这远远不是最后一步。
“行百里者半九十”,全球曾存在过七十多个创业板市场,大部分如今已不见踪影。留下来的,除了美国纳斯达克外,成功者寥寥。中国的投资者和监管方需拿出足够的耐心和虚心,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努力成长,让资本市场成为中国经济“新引擎”。(完)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