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业内专家不认可多晶硅产能过剩
事实上,在大多数光伏业内人士眼中,多晶硅产能过剩的提法很值得商榷,而科技部的报告也并非没有道理。
“据我估计,国内今年真正能投产的多晶硅产能也就1万多吨,还不能满足国内的需求。”中国太阳能学会常务理事李安定向本报记者说,“所谓过剩很大程度上是企业‘吹牛’、舆论造势的结果,但真实的情况是多晶硅还不够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此前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对多晶硅产业产能过剩的判断实际是控制新能源产业出现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对高水平的产能仍是持支持态度。
他还对《意见》中关于多晶硅“高耗能、高污染”的提法表示异议,“到今年底,全球多晶硅产能将达6万吨,约有5万多吨是在挪威、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生产。如果多晶硅产业存在高污染,就不会在这些对环保要求严格的国家生产。”李俊峰说。
尚德太阳能电力公司董事长施正荣近日在2009创业家年会上同样表示,从光伏原材料看,今年50%多晶硅依靠进口,整体看产能并不过剩,只是低端产能存在局部过剩。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产业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刘峰认为,“产能过剩一般是成熟产业才会得的‘老年病’,多晶硅属于新兴产业,如同新生儿,基本不会患这种病。所谓‘产能过剩’,实际上是快速成长的产业供应链内短期出现的各环节之间、上下游之间以及产能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不平衡、不衔接,符合新兴产业发展的普遍特点和规律。市场的阶段性失衡不能叫产能过剩,更不应抑制发展。”
“政府部门去争论这个事情是不合适的,如果新能源行业真出现产能过剩,企业赚不到钱自然就会退出,政府应从制度上进行引导而不是简单采用行政手段干预。”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副教授汪浩说。
在他看来,过剩与否是与政府补贴力度相关的,政府如果重视环保并大力支持,新能源就不会过剩。
“我认为科技部说的是对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何向明博士指出,新能源目前的技术还不很完善,没有大量的建设、没有竞争,技术怎么会进步?而大量投入后,重复建设是难免的。
定调产能过剩的前后
尽管是否过剩仍存争议,但突如其来的“铁腕”调控却着实给国内蜂拥而上的中小多晶硅厂“当头一棒”。
林经理就告诉本报记者,目前各地没有土建的多晶硅项目已被悉数叫停,已进入土建阶段的项目有不少也开始重新评估。
据他介绍,通常一个多晶硅项目要经过“贷款、设计、土地、厂房、设备、试生产”几个阶段,而土建已经处于整个项目进展到土地批租之后、厂房建设之前的阶段,“那时合同已经订好、钱也付了,土地也买下了,一旦停下来就会造成不小的损失”。
不过,对一些多晶硅大厂而言,调控非但不是利空,且是利好。
此前,国内某大型多晶硅企业的负责人就私下向本报记者表示,《意见》出台后,3000吨以下的多晶硅项目将不再获批,这无疑是提高了行业投资门槛,对公司来说是利好。
“要知道,3000吨指的是单线规模,而不是一个总产能3000吨项目,分期上几个百吨级或1000-1500吨级项目。而一个单线3000吨项目投资要20亿,没有资本实力的投资人是无法进入的。”上述人士解释说。
他认为,《意见》实施后,现有小型多晶硅厂将在国家环保政策等高压监控下停止生产,总体上减少了国内多晶硅供应,这对大厂即意味着更有利的市场环境。
颇耐人寻味的是,科技部专家在调研中发现,支持“产能过剩论”的主要也是这些大企业。这些企业进入行业较早,大都习惯了高利润的生存模式。大量的后来者试图涌入这个行业,势必危及他们既定的利益格局。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工信部和发改委的第一轮调研其实就在国内几家多晶硅大厂中进行。某种程度上,《意见》中关于多晶硅部分的调控意见是在后者的“协助”或“推动”下形成的。
“既然规则的制定者中既有‘裁判员’,也有‘运动员’,难保这些‘运动员’不会为自己的名次和成绩考虑,而制定出排斥其他‘运动员’的游戏规则。”上述人士担心,经过政策强行“洗牌”后的多晶硅产业将成为寡头垄断的天下,长远看并不利于多晶硅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