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顶牛”变“携手”
煤电“顶牛”,由来已久。从“煤电价格联动”到“煤电企业联营”,业内人士想出种种办法,却始终难以破解“市场煤”与“计划电”的体制性困局。
“煤和电处于一条产业链上下游,原本唇齿相依,却在近几年的矛盾中争斗不休,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了国家经济发展的大局。”淮南矿业集团董事长王源说“如何让煤电双方建立一种利益共享机制,我们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一种新的模式诞生了,这就是被业界称为‘淮沪模式’的煤电一体化之路。”
2005年1月,二者按照50%股权出资兴建的淮沪煤电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下辖一座4×600MW设计装机容量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的田集电厂和与电厂同期配套建设的设计年产600万吨煤炭的丁集煤矿,运作模式是以丁集煤矿开采的煤通过铁路专用线专供田集电厂发电,电厂所发电量通过华东电网全部送往上海。
2007年7月26日,国内第一个均股合资、煤电一体化的创新项目———田集电厂第一台60万千瓦机组正式移交生产投入商业运营;同年10月15日,第二台60万千瓦机组又顺利通过168小时试验正式投入商业运营。田集电厂一期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煤电行业创建“煤电一体化”获得圆满成功。2008年12月24日,田集电厂二期扩建工程举行了打桩仪式,标志着淮南煤电化基地建设迈开了新步伐。
淮沪煤电公司下属丁集煤矿与田集电厂实现产能完全对接,即煤矿生产的煤全部供应电厂发电使用,电作为公司的产品直接并网入沪,构建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同时,淮沪煤电公司依托淮南矿业集团在煤炭资源与煤炭经营方面的天然与技术优势,保证供应电厂所需原料,而上海电力公司作为中电投集团电力上市公司,拥有先进的发电技术与管理经验,配备有优秀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皖煤东运”变“皖电东送”
2005年6月,由淮南矿业集团和浙江能源集团合资成立的淮浙煤电公司在淮南成立,双方投资股比均等。这是继“淮沪模式”之后,淮南矿业集团在“煤电一体化”道路上迈出的第二步。
2008年8月6日,淮浙煤电凤台电厂1号60万千瓦超临界发电机组顺利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为浙江省电网注入第一度电。2号机组也于8月底投产发电,标志着这一煤电一体化项目全面进入生产经营期。
“和田集电厂一样,凤台电厂最突出特点在于体制上的创新。”王源说,“它既不同于一般的坑口电厂,也不同于一般的煤电联营,而是两个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产业融合,产权链接,实施了煤电一体化,变输煤为输电,克服了铁路运力瓶颈制约,即减少了铁路运力等运输成本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通过淮浙煤电一体化项目,原来的“皖煤东运”变成“皖电东送”。据测算,到2010年,就地发电的原煤将达到2000万吨,按现行同比价格,较直接出售每年平均多产生100亿元的经济效益,其中绝大部分是节省下的中间环节的运输费用。淮南煤矿紧邻中国经济最发达也最具活力的长三角地区,与沪、浙、苏等地经济有着互补性,沪、浙、苏电力的市场需求量大。淮南矿业的电力市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淮沪模式”为煤电一体化建立了标杆
“淮南煤矿的‘煤电一体化’模式和经验,成为了中国煤炭和电力两大行业融合发展的方向。”淮南矿业宣传部副部长孙学海介绍说,2008年岁末,国家“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竣工投产”仪式在淮南举行,这也是国家规划建设的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首个完成建设任务的基地。淮南矿业“煤电一体化”模式作为能源工业体制改革的方向被推向全国。
2009年2月3日,在全国第一次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在提出大力推进大型煤电基地建设的同时,对“煤电一体化”模式给予充分肯定。张国宝明确表示,国家扶持大集团发展,鼓励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合作,鼓励煤、电、路、港、化工相关产业联营或一体化发展,发挥国有大型煤炭企业在保障国家煤炭供应中的骨干作用。
“煤电一体化”项目的成功实施,不仅为全国煤电行业提供了一种模式,也为淮南矿业集团自身发展带来动力。在展望企业发展的未来时,王源毫不掩饰自己的雄心。他说:“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淮南矿业不仅要建成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企业、安徽省最大的煤电企业,而且要建成国内外知名的大型能源企业。”
据王源透露,目前,淮南矿业亿吨煤炭基地的规模大局已定,1000万千瓦至1500万千瓦电力规模也成竹在胸。他表示,企业下一步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朝着以煤电为主具有金融功能的新型能源企业奋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