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产业触底回暖
“产能过剩”亟待化解
10月20日,一辆解放牌重型卡车驶下中国一汽集团的生产线,这标志着我国继美、日之后成为第三个年产千万辆的汽车生产大国。
[政策回放]今年1月14日,汽车和钢铁两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公布。之后,我国装备制造、纺织、船舶、电子信息、轻工业、石化、有色金属、物流等产业振兴规划相继公布。至2月25日,国务院圈定的十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全部出台。
[点评]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以及随后出台的细则,有力拉动了相关产业的投资和消费,对实现“保增长”目标起到重要支撑作用。但投资拉动易,结构调整难,我国一些传统产业产能过剩的“沉疴”不仅没有在“调整”中缓解,反而在“振兴”中进一步加剧。值得深思的是,在走出此次危机中被寄予厚望的多晶硅和风电设备等新能源产业,竟然也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今后一段时间,如何在“去库存化”后真正实现“去产能化”,事关经济复苏大局。
区域规划争相出台
防止新一轮“GDP竞赛”
随着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出台,各地掀起了将地区发展上升到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热潮。我国区域发展雏形基本形成。
[政策回放]今年1月,国务院颁布《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此后几个月里,国务院相继批准重庆市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十多个区域振兴规划……
[点评]如果说提振实体经济有一个政策坐标,那么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是“纵轴”,而区域振兴规划则是“横轴”。从实践看,获批的区域正成为引领经济复苏的重要“支点”。但不能忘记前些年各地搞“GDP竞赛”、重增长轻民生的教训。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