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
随着中国制造业技术含量提升和智力效应的聚集,“中国制造”已逐步向“中国智造”迈进,这次工博会成为展示“中国智造”的舞台。
比如大型客机研发项目C919外形样机,中航工业商用发动机公司带来了实物发动机,国产飞机的“中国心”承载了多年创新的结晶。再如,上汽集团宣布其创新开发的插电式混联机电耦合驱动技术有效规避了丰田、通用等国内外混合动力产品的技术壁垒,中国企业将掌握更为先进的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此外,还有核电、能源装备产业、通信等领域的多项技术创新成果亮相此次工博会,引起国内外工业界的密切关注。
同时,中国的创新环境明显改善,不少国际工业巨头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在西门子工作了20多年的西门子中国研究院院长徐亚丁说,中国研究院是西门子在全球设立的7个研究机构之一,其余有5个在德国,1个在美国,“在中国建研究院,是我的梦想”。
不过,国际经验显示:在“智造”产业化过程中,当一个企业做到一定规模之后,已经不是由技术决定一切,研发环境、市场环境、科技政策、金融运作等对企业的发展影响会越来越大。而目前,依然有不少问题困扰着我国的创新体制,科技政策、户籍制度、融资渠道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瓶颈。
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戴国强在本次工博会上说,目前已有28家中小企业在创业板上市,这将激励更多人探索技术创新、使技术产业化。此外,政府还将建立更多融资平台,探索建立私募基金、风投基金等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他说,应把科技、财政、金融等各种政策结合在一起,使企业变成真正的自主创新主体,“只有不断努力,才能使我国制造业提升一个水平,逐步实现‘由国外引进技术’到‘中国制造’再到‘中国智造’的过程”。 (记者叶锋、贾远琨)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