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易行难
去年,2009年度铁矿石谈判在中国钢企的无奈声中告终:中方降低40%的目标无望实现,除了获得FMG公司(澳大利亚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降价36%的相对优惠外,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三大巨头,并没对中方的要求让步,中国钢企只好从现货市场买矿。
再看作为铁矿石价格谈判桌上的另一方:三大矿山即便是在今年的研讨会上未被列入邀请的发言单位之列,可他们的态度也绝不是避谈就可以忽略的。
与中钢协希望统一价格针锋相对,必和必拓还在力推铁矿石定价的指数化。所谓指数定价,是钢厂与供应商仍签署长期供应协议,规定每年采购铁矿石的规模,同时采用目前主要的钢铁咨询商提供的三种指数——普氏指数、MB指数、SBB指数中的任意一个,作为成交当日的铁矿石成交价。
并且,在青岛会议召开前夕,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全球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巴西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将要求把2010年度至2011年度的铁矿石价格上调30%至35%,以扭转在2009年度至2010年度铁矿石降价33%的局面。就连一度被树以“中方盟友”角色的FMG近日也表示,下一年度不准备降价。
“如果这些新兴矿企也与传统的三大矿企联合,这对中国参与的铁矿石谈判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兰格钢铁分析师张琳指出。
如此看来,“中国模式”显然并不是中方说了就算,也不是中钢协拍板即可。联合中国1000多家钢铁公司是中钢协面临的挑战。矿商们也看到了中方这块软肋,无形中为铁矿石价格谈判制造了困难。
因为,“中国绝不缺少买主”是三大矿山公司看到的事实。在2008年下半年现货矿价格低于长协矿价格的形势下,最近几年饱受大中型企业和贸易商高价倒卖长协矿之苦的中小钢企,大量进口铁矿石;而一些拥有长协矿合同的企业在进口了便宜的长协矿以后,转手在现货市场卖给没有长协合同的钢厂,获取巨额利差。这使本来身处于经济危机影响下的三大矿山公司在谈判桌上却显得胸有成竹。
为此,中国矿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曾绍金也向记者强调,中国铁矿石市场若不进行整顿、不按照市场供求来办事,中国的铁矿石谈判将很难成功。
其实,铁矿石谈判必须“先安内再攘外”的思路早已获得中钢协的认可。不过,尽管自2005年以来,商务部就开始对铁矿石企业数量进行限制,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铁矿石进口秩序依然十分混乱。单尚华在此次会上坦言,整顿贸易秩序仍是当务之急,否则,中国钢铁行业不可能实现健康发展。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