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本月中旬,美国商务部发布立案公告,决定对原产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的标准钢紧固件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调查。作为浙江省紧固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的倪定得知这一消息有些激动,虽然从知道可能会打官司那天开始,倪定和他的同事就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联络相关的当事人、选定律师、疏通关系,但他还是无法接受这样一个结果。
不仅是倪定,很多人的心弦都被牵动。在今年9月,美国纽科紧固件公司(NucorFastener)向美国商务部(DOC)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ITC)递交申请书,要求对我国出口碳钢紧固件发起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浙江是全国紧固件重点出口地区之一,仅以宁波一地为例,据海关统计,今年1月至6月,宁波地区出口到美国的紧固件产品达1.6亿美元,毫无疑问这个浙江优势出口行业将受到重创。
倪定清楚“双反”调查启动,浙江的上百家涉案企业、几十万从业者、一个行业的命运都有可能被改变。
倪定和紧固件企业的遭遇并不是孤例。今年有太多的“倪定们”和企业卷入了“调查”中。
来自商务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2008年10月至2009年5月,我国已遭遇贸易救济调查69起,涉案金额91.56亿美元;仅今年前6个月中国外贸产业和企业已经遭遇了来自15个国家(地区)的60起各类“贸易救济调查”举措,涉及金额达到82.67亿美元,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08年全年涉案金额62亿美元,增幅明显。
“中国已经成为众矢之的。”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贸易研究室主任宋泓用这样一句话注解中国国际贸易所面临的局面。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即便是享有物美价廉美誉的“中国制造”成为众多国家排挤的目标?中国橡胶工业协会秘书长邓雅俐说:“受金融危机的冲击,各国经济进入低谷,出于对本国企业的保护,这些国家纷纷开始进行贸易保护,抵制他国出口。”
宋泓也赞同这一说法,这些国家的国内经济复苏缓慢,因此才会出现多个国家同时对中国采取贸易限制措施的表现。但他也强调,从90年代初期开始,中国就是全球的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限制最大的受害国,危机以后的这种情况表现就更为明显了。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则认为,各国集中在这一时期对我国采取的贸易保护主义,表面为本国经济争取利益,实际却是逼迫人民币汇率提升。
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近期发布一份报告,报告称未来中国人民币贸易加权的有效汇率至少要升值20%。尽管奥巴马赞成人民币汇率稳定,但美国真正在做具体措施的时候,仍在不断地直接或者通过其他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以“双反”为代表的贸易限制就是最直接的手段。
但也有专家并不认同这一看法,宋泓就认为,贸易限制和人民币升值没有必然联系。他的理由是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不仅是一个汇率的问题,人民币从2005年以来已经升值了20%,但是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依然很强。从这个角度来讲,外国采取贸易限制的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因为国内的产业受到了影响。
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曾因贸易逆差问题提出了日本威胁论,逼迫日元升值,对日实行进口限制措施,导致贸易摩擦不断升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