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朱民?破解林毅夫、朱民升任背后的博弈(4)——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为什么是朱民?破解林毅夫、朱民升任背后的博弈(4)
2009年10月27日 09:52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1991年,博士毕业的朱民自己求职成功,进入世界银行,成为总部政策局的经济学家,一任5年。 1995年,时任国家体改委宏观司司长楼继伟(后任财政部副部长、现任中投董事长)和时任国家体改委国际司副司长曹远征去美国访问,与老朋友朱民会面并言谈甚欢。

    朱民当场就表示,自己想回国效力,拜托两位老友代为转达。两个现实的因素是:其一,一个人在国外,终归处在西方社会的边缘;其二,国内老友的发展都不错,说明知识分子大有用武之地。 朱民很快获得了回应。鉴于他有着丰富的国际间银行工作经验,中行就成为他回国后的落脚处。1996年,朱民返回祖国前给留学生同学和朋友写了一封公开信,陈述自己归国的理由。尽管由于年月太久,老同事曹远征虽然已经记不清那封信的原文,但看过那封信的曹远征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很感人,很爱国。”

    归国后的朱民获得了大展拳脚的机会。1999年12月16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中银香港重组上市计划,中行成立1216办公室,朱民担任办公室主任。这一次,朱民的主要搭档正是自己的老朋友曹远征。1998年国家体改委撤销之后,作为中国人民大学世界经济专业的博士,曹远征也来到了中行工作。在中银香港路演过程中,朱民为发包方,曹远征为承包方,共同度过了一段至今仍令曹远征唏嘘不已的日子。 由于历史的原因,中行以前在香港的各机构所有权结构非常复杂。这些机构当中,4家在当地注册,7家在北京注册,1家是总行在香港的分支机构。在当地的4家机构又通过9个基金公司间接持有。 其中,一些银行的名头非常响亮,如集友银行(陈嘉庚创办)、南洋商业银行、华侨银行。

    如果不把如此复杂的股权关系全部理清,根本无法发行上市。 与后来工行和建行上市路演不同的是,中银香港由于遍布世界各地的分支机构,牵扯多国的法律法规——曹远征将这些细节比作串联电路——任何一个细节没过关,灯泡都亮不起来。朱民、曹远征和很多同事一道,一头扎进这些细节中,仅仅最后成文的文件就有20多吨。压力大的时候,两个人三天三夜未曾合眼。 “20多吨的文件,每个字每个标点符号你都要过目,并且不能出错,你能想象吗?”曹远征说。 不过,朱民也因此熟悉了不同国家的金融法律法规,这也为朱民获选IMF副总裁候选人加重了砝码。

    2002年,中银香港上市。当天,香港几近万人空巷,引发港股狂潮。中银香港上市成功之后,朱民升任中行行长助理。 2003年12月31日,中央汇金公司向中行和建行注资450亿美元。中行重组大幕拉开。次日,朱民和曹远征再度搭档,开始将发包方与承包方的游戏重演一遍。曹远征回忆说:“西方是金融危机之后才开始做一些不良资产剥离、重组的工作,我们5年前就完成了。”这无疑在2009年的遴选工作上又为朱民加了分。

    2006年,朱民升任中行副行长,主管财务、内控、法律、战略和研究等业务。金融危机爆发一年来,他在多个场合,分别用中文和英文发表演讲,反复阐述金融衍生工具过度泛滥的危害,极力主张“去杠杆化”。他在代表中国政府主张的同时,也显示出对国际货币体系的熟悉。 接近央行高层的人士称,派驻IMF的第一道关是英语,这就卡掉了很多业务很厉害的后备干部;第二道关是经验,而在这方面,无论是国有五大商业银行,还是央行内部,没有人比朱民经验更为丰富。 (本刊记者 杨中旭)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