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创业板千呼万唤始出来,却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发展势态充满悬念。随着前面三批29家上市公司陆续进入申购程序,在眼下A股上下徘徊的尴尬的境地中,创业板走势悬念横生。
看上去很美:华丽出场
创业板开启初期,由于上市公司少,质量相对较高,且概念多多,颇受资金热捧,不少投机客也乘机推波助澜,于是股价被迅速推高。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公司中,首日涨幅最高的是网络类个股,而在香港创业板上,首日涨幅最高的则是能源类个股。
美国纳斯达克被称为“美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摇篮”,成就了微软这一类最优秀的IT公司。据统计,纳斯达克网络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首日溢价平均为65%,最高网络个股达470%,远高于美国历年来一般公司12%的首日平均溢价。
香港创业板市场1999年成立之初,情景之火爆,令人难忘。最新发售的浩伦农业(8011)国际配售超4.3倍,公开发售超58.7倍;松景科技(8013)国际配售超9.5倍,公开发售66倍;亚洲讯息(8025)公开发售超384倍;而上实医药(8018)更是表现抢眼,国际配售获超额认购57倍,公开发售超465倍,冻结资金344亿港元,仅利息收入就达1000万港元。创业板个股在上市首日“开门红”,前5只首发的股票在上市首日的收盘价较招股价平均升幅达47%,平均成交金额2.7亿港元。而相比同期(1999年11月)主板上市的6家企业,首日跌破招股价的有一家(跌幅12%),持平的一家,另4只股票涨幅最大的也仅有51.6%。
中国市场创业板同样很美,首批公开招股的10家创业板企业,平均市盈率为52.73倍,较之主板和中小板高出许多,但仍获得超过100至200多倍的超额认购。
创业板魔咒:暴涨暴跌
理财周报综合各方采访发现,目前相当一部分的资金进入创业板目的很明确,并非要进行价值投资,而是押宝首日暴涨,短期低买高卖,暴跌之前,抽身走人。这类混水摸鱼的资金不少,加剧了暴涨暴跌的风险。
而纵观全球主要创业板成立初期,暴涨暴跌的现象屡见不鲜,原因是“非理性的繁荣”———科技与网络泡沫,当泡沫破灭以后,创业板终要回归理性的经济基本面。
高科技、互联网、新兴行业、创新,令创业板题材十足。1985年底,纳斯达克市值为2873美元,1999年底达到52046亿美元,增长17.1倍。2000年3月,纳斯达克市价总值最高时一度突破66000亿元,相当于全球股票市值总值的1/5。市场的高估值吸引了大批网络公司“蜂拥”
至纳斯达克市场,但大量的公司都是微利甚至没有盈利的,许多海外公司是美国投资者根本没有听说过的。
广发证券分析师李太勇在研报中认为,经济基本面是影响创业板走势的最主要因素。以美日英港韩的创业板为例,美国在1971年2月开设纳斯达克市场之时美国经济正处于扩张时期,产能利用率处于高位,英国和韩国分别在1995年和1996年开设创业板时,全球经济正处于美国经济所带来的红利期,而日本和香港开设创业板时,正好处于2000年网络泡沫破灭的时期。因而美英韩创业板市场以上涨开启,而日本和香港创业板开始不久后便大幅下挫。
神话总是虚幻的,当科技网络泡沫破裂时,市场必然出现深幅调整,投资者必然要回到现实中来。从指数来看,纳斯达克在2000年3月创出历史高点5046.9点后急转直下,酿成一场百年不遇的股灾。总市值在18个月内缩水近3/4,纳斯达克综合指数“9·11”事件发生时跌到1200多点。从个股看,80%的股票跌幅超过80%,近40%的股票被迫或自愿退市。而已运作10年的香港创业板也深陷沉疴,仙股成堆,据理财周报记者统计,截至10月15日,香港创业板176只股票中,收盘价高于(或等于1港元)的股票仅30个。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