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当有所作为
记者:从“民工荒”到“订单荒”,再到“民工荒”,就业形势的震荡和波动无疑对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都是无益的。
贺铿:没有技术创新,就没有社会进步;但技术进步又会导致就业岗位相对减少。在城镇化过程中,需要非农就业岗位绝对增加,这是一个严重的现实问题。按每年转移1400万计算,平均每年需要增加2500万个非农就业岗位才有可能实现充分就业。去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大量农村劳动力失业就给我们提出警示:研究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政策,研究制定在信息化条件下的第三产业发展政策非常重要,这是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的重要保证。既要坚持技术创新,努力提高生产力水平,又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努力实现充分就业。
要很快找到“对症之药”并非易事,好的人力资本政策必须适合我国国情。例如一般认为,最低工资水平规定过高会增加失业。根据我国目前劳动收入占比低,需要提高劳动收入水平和面临就业困难的实际,我们急需在提高最低工资水平与实现充分就业两者之间找到一个相互匹配的结合点。再比如,近些年,我们重视并加强了正规教育,而对职业培训却有所忽视。大量没有非农就业技能的农村人口要转移的客观实际,要求加强职业培训刻不容缓。因此,必须深入研究正规教育与职业培训的关系,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在有限的教育资源条件下,既要满足当前就业技能培训的要求,又要满足长远经济发展的高级人才需求。
李海峥:无论是面对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挑战,还是缓解城市本身的就业压力,政府都应该在这个过程中有所作为。首先,政府要想办法来增加国内劳动力市场的效率,使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以最快、最优化的方式实现对接,使就业信息流更加顺畅,劳动力的市场机制更加有效率;其次,城镇和农村人力资本之间的差距一直在不断扩大,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农村应获得更多的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有义务对农民提供更多有计划、系统的职业培训;此外,政府也应该对企业产业升级、产业转移等行为进行有倾向性的疏导,使其转型能够平稳过渡。同时政府干预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能太多扭曲企业行动,增加企业的成本,这样可能大大减少发展过程中的损失。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