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发行透支未来 创业板金色光环下六大隐忧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三高"发行透支未来 创业板金色光环下六大隐忧 (2)
2009年10月15日 10:23 来源:北京商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新闻背景:9月21日,青岛特锐德等10家企业率先披露招股意向书,并进行网上路演、初步询价和现场推介,25日将开始创业板申购,30日将公布网上中签结果。 中新社发 司海英 摄

  隐忧之二

  热衷打新 创业板交易遇冷

  在创业板第三次全国联网测试中,共模拟了40只创业板股票,其中模拟上市首日有30只(以首批完成申购的10只创业板股票为基础复制两次),非上市首日(正常交易日)10只。测试中,创业板股票被疯狂炒作,10只非上市首日的股票纷纷被打在涨停板,30只新股由于涨幅超过80%,无一例外被临时停牌至收市前3分钟。

  交易活跃是衡量创业板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种种迹象表明,尽管创业板前期遭爆炒的可能性很大,但未来交投活跃度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据粗略统计,自7月15日开始,各券商接纳投资者开通创业板账户来,目前开户数已经在800万户左右。以国庆前一周5083万持仓账户计算,开户数已经超过持仓账户的15%,离监管层20%的目标指日可待。

  不过,尽管创业板开户数井喷,但真正有意向投资创业板二级市场交易的人寥寥。800万账户中,主要参与人群以中小投资者居多,而这其中,多数人因为忌惮创业板的高风险而选择打新。更有一些人只是开户观望而不采取任何投资举措。

  机构亦不例外。私募等机构表现得较为谨慎,即使“打新”也多限于网上申购,以避免网下申购3个月的锁定期风险。华夏大盘基金经理王亚伟曾公开表示对创业板进行观望。而来自保险机构的信息表明,稳健的保险资金甚至没有现身。

  这显然与“三高”发行有关,调查显示,有80%的私募认为,当创业板的市盈率在40倍以下时会愿意参加,而50倍到60倍的市盈率依然会参加的私募只有2.86%,70倍以上的市盈率则无人表示会参与。

  “我们暂时不打算参与创业板的交易。参考目前主板市场,新股IPO以后,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不少股票上市首日的定价非常离谱。我们考虑到创业板流通盘比较小,上市后被爆炒的可能性会更大,参与风险过高。”金中和投资总监邓继军这样表示。

  “创业板前三批新股有可能集中挂牌上市,这需要有大量的资金来为创业板新股上市接盘,一旦投资者都只‘打新’不炒新,一级市场上的中签者要把高价新股卖给谁呢?而在买盘不济的情况下,超高市盈率发行的新股‘破发’也就在所难免。”财经评论人皮海洲这样表示。

  隐忧之三

  非创业企业 创业板名不副实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各方普遍这样定位:主板是蓝筹股市场,中小板是中小企业摇篮,而创业板则是创业创新的“孵化器”。从28家即将上市的创业板公司来看,更像是“迷你”的中小板。

  理论上,监管层对创业板的定位是非常明晰的——“两高六新”,即成长性高、科技含量高,新经济、新服务、新农业、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业模式。不过,从目前已获准发行的创业板公司来看,或许是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实际上符合监管层要求的企业寥寥无几。

  据统计,截至目前,证监会已受理了149家企业的创业板上市申请,它们中的大部分均已进入了成长期或成熟期,早已过了创业的阶段。

  9月13日至今,先后共有7批32家创业板拟上市公司过会。从这些企业的公开信息看,超过70%的公司成立时间在7年以上,其中成立10年以上的企业有12家,包括1968年设立的明月集团、1960年设立的江苏交通规划设计院等。而5年以下的企业只有4家。

  与此同时,创业板企业的行业定位也与中小板有雷同之处。按照市场预测,创业板设立应为高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渠道,但从已过会的企业中可以发现,制造业企业却占据了半壁江山,首批过会的10家公司有8家属于制造业领域或依附其上。

  “创业板首批10家公司,基本上都适合在中小板上市,像发行价格高达58元的神州泰岳,本身就是2008年申请中小板上市的未过会公司。但同样的公司,甚至还是中小板未过会的公司,却在创业板得到了更高的发行价格,这是没有任何道理的。”有网友通过股吧表达了对此的不满。

  有学者对此解释道,深交所开通的创业板已非海外传统意义上的创业板,是已经过了创业期的创业板。这样改良是因为中国目前不适合发展无门槛或者绝对低门槛的创业板,创业板创业的风险不能由股民来承担,监管层根据我国的国情对创业板进行改良将大大降低投资人的风险。

  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出,虽然管理层从求稳出发,首批选择的多为成长性较好、业绩较稳的企业,但这种状况很难让人相信,中国创业板可以培养出像微软、思科这样的大公司。

  隐忧之四

  缺乏创新 成长性堪忧

  我国成立创业板的目的是能够为数量众多的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资本市场服务,同时通过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发挥拉动民间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创业促就业的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功能,强化资本市场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持,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但目前来看,似乎离这一目标尚有距离。

  青岛特锐德电气以第一家上会、第一家审核通过、第一个发布招股书并获得创业板证券代码300001号而获得中国创业板“头牌”称号。然而近日却有分析人士质疑,公司严重依赖私营跨国公司TEL及其子公司,自主创新也只是一个幌子。

  有专家指出,衡量高科技企业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国际上一般要达到10%才能称之为高科技企业,可创业板中部分披露这一指标的企业却相差甚远。

  资料显示,创业板中很多是传统产业企业,再加上部分企业业绩依存度过高,能否保持高成长性是个不小的问题。

  “我们看资料,每个企业的成长性都很吸引人,但问题是这个成长性等到股票上市之后还能保持多久?这是令人怀疑的,也是让我们最不放心的。”一位散户投资者在某网站的创业板论坛中这样说。

  在过会公司中,安徽安科生物工程连续三年的毛利率都在70%左右,1996年成立的乐普医疗器械的盈利能力也令人侧目。不过,有行业人士仍然对部分公司提出质疑,认为高业绩背后也隐藏一些投资的雷区。拿第一批发行价最高的神州泰岳来说,其是2008年中小板过会被否的企业,当时被否的两大主因是员工股权代转让的瑕疵和重要合同业务风险。前者系历史遗留问题,而后者在今后仍存较大的续签风险。

  中金研究报告指出,“业绩高度依赖单一业务”与“公司应收账款占比过高”为创业板公司未来两大重要隐忧。即使是业绩突出的几家企业也难以幸免,如神州泰岳与特锐德都为单一业务依赖型;北京鼎汉、特锐德又存在应收账款比例较高的同样问题。

  日前,对于今日即将开始申购的第三批9家创业板公司的“质量问题”又有人提出了质疑:近半数公司创业史都长达10年以上,但大半公司的原始创业者团队却极不稳定,这样的公司,成长性又何从谈起?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