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老板”转型须摆脱“路径依赖”
在中西部的能源、资源地区,有“煤老板”、“铁老板”、“稀土老板”……各种“矿老板”,代表着在资源和能源经济版图中不可或缺的民营企业家群体。随着中国工业产业由低端走向中高端,由简单的采掘冶炼向加工制造甚至整机集成方向演进“矿老板”们都要面临转型的问题。这是产业发展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西方后工业国家在工业化时期都经历过,马克思早在两百多年前就有过研究。
山西“煤老板”的转型之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之路,是我国资源经济的一道“典型命题”,在最近太原召开的2009年晋商品牌文化发展高峰论坛上,这道命题再次成为热点。
通过深入采访,我们发现,制约“煤老板”转型的最大问题就是“路径依赖”,这一点正在成为各界有识之士的“所见略同”。
山西焦炭协会副会长李镇西等人曾经指出,产业路径依赖说到底,就是在资源地区往往形成一种固化的发展思维、僵化的产业体制。多年来,山西民营煤焦企业通过煤炭的产运、炼焦化工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也形成了对煤焦产业的深度依赖。
山西财经大学景普秋认为,矿业经济由于其前期投入大、设备专用性和产品的“中间性”,产生了“锁定效应”和“粘滞效应”,所以产业退出、转型难度较大。
专家们为克服这种路径依赖开出了药方,那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不断创新”。
创新包括多方面,首先就是发展思维的创新,核心就是培养企业家精神。西方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等人所说的企业家精神,实质上就是创新,敢于尝试和冒险,尤其是管理的创新,经营方式的创新。有了这些创新,才能为产业进步、产业转型打开闸门。
其次是金融的创新,核心是资本运作。现代产业的灵魂是金融,资源只有实现了资本化,以资本和产权为纽带,才能打破所有制和时空的界限,打破产业产品形态的隔阂,实现多元化兼业发展。
而以上的创新,都离不开政府的制度创新。政府在产权制度、要素供给制度、监管制度和产业政策上的创新,是民营经济转型发展的外在环境。我们看到,山西省政府已经在这方面开始了积极的探索,以政策创新带动民营经济转型。
历史上,晋商的兴旺原动力在于创新,而衰落的原因也在于放弃了创新。
中国商业史学会副会长、山西大学经济史学者刘建生说:“19世纪70年代后,娘子关外大办洋务,招商集股兴办实业已经成为一种时尚,但晋商依旧规避在清廷的卵翼之下,热衷于求田问舍、窖藏金银、官款汇兑和异地货物的倒腾。他们习惯于这样的模式,路径依赖使他们向实业资本转型迟缓,错失了发展良机。”
今天,“煤老板”转型面临新的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带来了国际国内产业分工“洗牌”,带来了资源和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变迁,带来了国家“双松”型宏观经济政策和一揽子调整振兴的产业政策。手握重金和多重产业要素的“煤老板”,是要做创业的英雄还是守财的富人,就看个人的选择了!
毕竟已经有那么多“煤老板”顺应时代大潮,正在进行或已经完成创业史上的华丽转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