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雄鸡”式的地理版图上,“东强西弱”,“南快北慢”的格局正在改变,中国跑车的“四轮驱动”时代正在开启
在中国“雄鸡”式的地理版图上,中部省份大多占据“鸡胸”,而东部和西部恰好构成了雄鸡的两扇翅膀,东北三省则处于“鸡头”的位置。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的一系列政策正是将这只雄鸡依次唤醒的过程。
2009年六七月份,中国高层领导人几乎全部离开北京。温家宝总理前往陕西,习近平副主席赶赴甘肃,李克强副总理奔赴河南。一个月内,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的足迹遍布中国的15个省,所考查的省份中,中西部比例甚重。这些行动引发了国外媒体的持续关注,有评论指出,中国领导人为确定经济政策方向亲往现场所传递的深意值得深入研究。
所谓的“危中之机”,显然于中西部地区的意义更甚。一场危机之后,人们期待着另一种书写历史的方式。
争当主角
在此之前,在中国前3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中,这些地方几乎乏善可陈。国家的经济中心一直在东部沿海地区,珠江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地区是耀眼的经济明星,中西部地区长期以配角的身份笼罩在明星耀眼的光芒下,并且习惯于经济发展不平衡所带来的剧烈反差。历史的残酷在于它从来为主角而书写。
上半年的经济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全新的想象力:中西部各省份GDP增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安徽、湖南、湖北等多个省份的增速都在10%以上,内蒙古更是以16.2%的增速高居全国第一;在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除天津市以16%的增速位居全国经济发展之首外,上海、浙江、广东的经济增长仍显乏力,其中,上海仅有5.6%的增长,首次落后于7.1%的全国平均水平。
在东部沿海地区遭受金融危机的重创之时,在这一轮的经济增长中,中西部地区成为主要的贡献力量。从工业增加值来看,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上半年东部地区增长5.9%,中部地区增长6.8%,西部地区增长13.2%。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方面,东部地区增长26.7%,中部地区增长38.1%,西部地区增长42.1%。
国家统计局发言人李晓超表示,中央出台一揽子计划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中西部地区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均明显加快。
一些经济专家指出,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与新一轮的复苏中,东中西部差距正逐步缩小,一场中国经济格局的变革正在酝酿之中。
这是一场真正的格局调整吗?又或只是一种过度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陈秀山认为,中国经济格局基本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并且短期内不会发生大的变化。“调整是一个中长期的过程。可喜的是,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中西部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加速阶段。这些年,国家政策的倾斜,反映到中西部,累积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了。”陈秀山的观点具有较高的普遍性。
同样普遍的一个观点是,中西部开始迎来了最好的发展机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