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首份年报:境内“大赚”境外“小亏”?(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中投首份年报:境内“大赚”境外“小亏”?(2)
2009年08月19日 10:20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李旭明认为,这些对境内机构的投资,主要以此前国家的政策安排为主要原因。而中投在2008年的境外投资业绩中基本上无所作为。这种情况,多少给人一种“内战内行,外战外行”的感觉。

  虽然自今年年初以来,中投也做出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如开始宣称海外投资要做“财务投资者”,投资领域也从金融机构扩展到更具战略性的能源矿产领域。“不过,以主权基金类的投资机构、以类似于官僚机构作为其管理模式,这使得我们很难看好中投以后的经营业绩。”李旭明认为。

  充当“冤大头”?

  目前,中国的外汇储备高达2.13万亿,如何让这笔钱保值、增值一直以来都是监管层面临的难题之一。所以,肩负着国家外汇储备投资任务,带有浓厚官方背景的中投公司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分析人士称,“身份太特殊,因为它关乎国家外汇投资的盈利能力。”

  “中投公司境内外的收益情况从它近两年来的投资计划就能看出端倪。”盛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卢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一段时间以来,公众眼里看到的多数是中投公司投资海外巨额损失的消息。

  让中投公司受到非议,甚至遭遇批评的投资对象,一个是黑石集团,另一个是摩根士丹利。

  2007年5月,中投公司斥资约30亿美元以29.605美元/股的价格购买黑石近10%的股票。随后,黑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导致中投公司投资大幅缩水。

  2007年年底,就在人们以为中投公司应该“学聪明的时候”,中投公司购买了摩根士丹利56亿美元面值的到期强制转股债券,占摩根士丹利当时股本的约9.86%。随后,这笔投资因金融危机的爆发而大幅缩水。

  “从这两个中投典型的海外投资案来看,中投出手投资的时点恰恰选在了金融危机爆发前和危机初期的泡沫最高峰,事实上成了泡沫的‘接盘者’,也就是所谓的‘冤大头’。”安邦咨询分析师李旭明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而这些投资又过于集中于美国,投资领域也过于集中于金融机构,这使得投资无法有效地分散风险。

  此外,分析人士认为,由于中投内部有相当数量的人员来自政府部门,行政气息浓厚,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影响,一个急等着签字的文件,可能会被拖上好几天。

  中投需要“变脸”

  “可以说,与投资黑石的巨亏一起,中投的声誉跌倒了谷底。”分析人士认为,此后,中投似乎开始慎于出手。

  直到2009年6月,中投公司决定参与摩根士丹利22亿美元普通股发售计划。随后,中投以一系列的投资计划开始了它的“反击”动作:6月18日,中投投入1.59亿美元,为澳大利亚工业房地产投资信托公司——嘉民集团(Goodman)提供贷款;7月3日,中投公司投资15亿美元,购买加拿大最大的多元化矿业企业泰克资源公司股权;7月13日,中投又成为北京国资委下属企业北京金隅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8月12日,中投再传出将要投资澳洲第三大铁矿石生产商Fortescue Metals Group(FMG)的消息。

  短短几个月内,中投公司所投资的领域涉及房地产、矿业、金融等领域,有评论认为,中投公司正在试图转变它的投资策略。

  “中投公司需要恢复投资公司的本质。”盛弘资产管理公司投资总监卢波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虽然中投公司进行了一系列的投资,但仍然看不到它主要的投资策略。

  卢波认为,中投公司要像一个专业的投资机构那样运用各种投资工具进行投资。而不是现在较为单一的财务投资。

  在此前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楼继伟曾表示,大宗商品价格将会远远低于高峰时的价格。“在持续上涨的神话破灭之后,即使三五年之后经济恢复,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会远低于高峰时的价格。以石油为例,不会再出现100美元一桶的价格。”

  中投作为一个大型的机构投资者,将对这些趋势进行研究,估计一些可能采取的变化。“在这种态度之下,我们正在进行谨慎的投资。”楼继伟说。

  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变化,中投公司近期对于其内部职能的重组,或许可以看到未来的投资变化。

  今年4月,中投设立相对收益投资部、策略投资部、私募投资部和专项投资部,取代原来的“股权投资部、固定收益投资部和另类资产投资部”。

【编辑:秦欣
 
请您登录/注册后发表观点!  进入社区  查看评论>>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