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人士指出,在目前尚无其他货币可以取代美元的情况下,适当减少美元、美债,改为购入实物资产,例如铜、铝矿、铁矿、油田、石油、天然气田等,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应该是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推动外汇储备多元化的方向。
美元资产暂难替代调整结构更可行
据悉,在中国2.1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中,有70%左右投资在了以美元为主的资产上,其中主要为美国国债。
中国外汇储备中美债或美元资产所占的比例,明显超过了全球的平均数,多数分析人士认为,虽然中国应该尽快从与美国失衡的经济联系和债务关系中解脱出来,但眼下恐怕不是好时机。如果中国廉价抛售美元资产,必然推动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中国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也将随之削弱。而且,在现有的国际货币储备体系下,暂时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取代美元的地位。
中信建投证券策略分析师郑联盛认为,不管是欧元、日元还是英镑都存在交易成本高和流动性差的问题,因此中国外储结构若从币种上进行调整恐怕有一定困难,美元资产短期内难以被取代。他也指出,中国可适当调整所持有美元资产的结构:增加股权资产,减少债权资产;在债权资产中,增加公司债券的持有比例,减少国债持有比例。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6月份中国对美国国债的减持并不意味着中国持有美元资产总体规模下降。今年以来,美国的金融市场逐渐回暖,出现了股权类资产和私人部门债券价格上扬的趋势。管理部门有可能在减持美国国债的同时,增持了那些复苏前景比较明朗的公司股票、债券和基金。
此外,中国也可以多购买同通胀指数挂钩的美国国债,以回避美元贬值所带来的损失。据悉,美国财政部日前发表声明称,计划增加能够抵御物价上涨风险的通货膨胀保值债券(TIPS)的发行规模。
扩大内需和人民币国际化或是根本出路
分析人士指出,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增加汇率弹性,进而遏制热钱的流入规模,才是缓解外汇储备过快和不健康增长的治本之策。美国《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指出,在中国二季度新增的1780亿美元外汇储备当中,可能有830亿美元是热钱,其中一大部分流入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并催生泡沫。“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有助于打破市场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进而有效控制热钱涌入。”郑联盛指出。
分析人士指出,当前最根本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应该把握契机,善用庞大的外汇储备,为中国的经济增长探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中国经济再上台阶添加动力,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提供一个健康的社会基础。只有这样,庞大的外汇储备才真正实现了保值增值。
郑联盛认为,当前应调整长期以来过于依赖出口的政策,积极打造内需市场,实现内部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均衡增长。除了在教育、医疗、居住等投入更多资源,减轻人民的负担,拉动内需增长外,中国政府还应在科技创新,特别是环保和新能源研究、开发方面,投入更多资源,令经济可持续发展。(记者张莫肖莹莹实习生张祺琦采写)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