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晚,央行发布的《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2009年第二季度)》报告,首次提出要对宽松的货币政策“动态微调”。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主任高辉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特别强调,提“动态微调”,央行给自己留下了很大的空间,下半年政策肯定会变,会根据经济新的形势和预测而变化,现在是为下一步的调整埋下伏笔。专家分析或会调整存款准备金率,但不会轻易动用利率这一手段。
从强调宽松不变到适度微调
央行为政策调整埋下伏笔
7月下旬,央行在短短的6天之内,做了3次表态,表示宽松货币政策不会改变。为何又突然在本周三晚间做出“动态微调”的表示?
其实,在业内人士看来,央行态度的转变很早就有迹象显示出来。7月19日,央行年中工作会议在提出要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时,也首次提出“既要保经济增长,又要防通货膨胀”。
“央行明确提出动态微调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暗示央行下一步要有所调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袁钢明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央行明确提出动态微调与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有关,暗示央行下一步要有所调整。
在袁看来,央行首次提出“货币政策动态微调”主要是考虑到货币量过多。他进一步解释,近期公布的数据显示出经济增长快和资产价格增长比较快(尤其是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而CPI和PPI仍然在下降。很多分析家担心这会引发泡沫经济,也有一些人担心通货膨胀率在下半年可能提高到3%至5%,可能导致明年的通货膨胀。
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左小蕾则告诉记者,“这次所提到的运用市场化手段进行动态微调是非常科学的。”政策不会180度大转弯,政策突变不利于稳定市场。
关于“动态微调”,央行的解释也十分明确,即把握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问题,妥善处理支持经济发展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关系。
“现在货币政策也只能微调,”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告诉本报记者,若下半年出现通胀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在那时货币政策才会发生大转变。目前,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要与银行监管相配合。货币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防范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政策猜测
货币政策不会大转向
昨日,央行发行2009年第三十三期中央银行票据。本期票据期限3个月(91天),发行量达到了超出市场预期的750亿元。至此,本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规模将至少达2130亿元。
分析人士表示,央行此前反复强调的“微调”正成为现实,短期央行对市场资金面可能会保持“适度紧缩”。
一些市场人士认为,货币政策基调是否转变,更可能在四季度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确定。
东方证券对此判断分析,过去的经验显示,重大经济政策更多会在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决定,其次,只有到四季度左右,政府在确信全年能“保八”的基础上,可能才会对货币政策是否调整进行讨论。
对于上半年的货币政策操作,央行有一番自我评价,而对下一阶段“动态微调”的方向和步调,分析人士认为,从报告中也能窥见一二。央行报告中提出,内需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特别是民间投资意愿偏低,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情况还比较困难,经济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弱的问题依然存在。
由此可见,货币政策开关的调控必然要有的放矢,针对投资和消费两驾马车进行微调,主要就是拉动民间投资和内需消费。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