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闲置银行卡黑市热销 业者:用于诈骗或洗钱(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个人闲置银行卡黑市热销 业者:用于诈骗或洗钱(2)
2009年08月07日 10:43 来源:信息时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另一名张先生则称,“我们收购这个卡是用来申请广告联盟,只是用来收钱而用,因为广告联盟一个人是只能够申请一次的,而我们需要申请很多个账户。 所以,请放心,我们不是用来做什么非法活动的”。然而蹊跷的是,有记者此前电话咨询了百度、谷歌等一系列知名广告联盟后,却得到这样的答复:允许一个银行账户申请多个广告位账户,并不存在“一个账户只能开一个广告位”的说法。

  收礼送礼不留痕迹

  有收卡人告诉记者,银行卡买主很多是因为业务需要接受汇钱、转账、消费、送礼,但又不想使用自己的真实身份证去银行开卡,避免留下痕迹以躲避未来可能发生的麻烦。

  “您是否还在为收账、转账、送礼、接受汇款的同时,不想让对方知道你的身份信息而苦恼呢?现在我们可以为您提供至诚至上的服务,满足您的需求。”这是天涯论坛上一名专做银行卡买卖的“生意人”所发的帖子。

  上述发帖人称,还有一些买卡者是因为不希望被老婆监控银行卡,所以另外购买银行卡作为自己的小金库。他称自己长期出售中行、工行、农行等各大银行卡,让客户避开自己真实身份而接受汇款转帐消费送礼等各种用途且不留任何痕迹。

  据称,许多收卡人正是在收购与出售之中赚取差额。一名网络昵称为“银行卡”的人士告诉记者,该公司收购银行卡每张价格约为70~90元,卖出去一般是每张300元,如果大量购买的话,价格还可以更优惠。这一买一卖之间,其中的利润甚为可观。

  收购银行卡进行洗钱

  事实上,一些不法分子是通过收购来的银行卡进行犯罪活动,近期此类案件频频被查获。据媒体报道,成都金牛区群星路的胡女士,先后将47万元存款打入诈骗者指定的银行卡内。而在追查47万元的去向时,金牛警方发现了20名来自云南的银行卡持有人信息,而这些银行卡都是犯罪分子通过“马仔”王某四处收购而来的。

  另外,还有一位七旬老太一天之内接到3个诈骗电话,上当后将10万元打入诈骗者的银行卡内。在追查银行卡持有人信息时,警方发现这些卡竟然是犯罪分子通过专人四处收购来的。

  律师提醒

  若卡用于诈骗售卡人要担责

  有律师表示,如果收卡人用这些购买来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或其他违法活动,持卡人很可能会因为贪小便宜而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触犯国家法律。这是因为,根据《刑法》、《银行法》和《反洗钱法》中的相关规定,个人以牟利为目的出售银行卡,并且是大批量的,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严重的还会构成刑事犯罪。即便持卡人毫不知情,平白无故被人利用,也逃不开连带责任。

  广东易春秋律师事务所刘辛律师告诉记者,由于市民在出售银行卡之前并不能确切知道对方收购银行卡的实际用途,事实上有一些人收购银行卡是用以收藏,当然也有一些人是用以犯罪。在此情况下,出售银行卡的市民是不构成共同犯罪行为的。

  “但即便是不构成犯罪,仍不鼓励市民出售自己的银行卡,因为这有可能是害人害己的做法。”刘辛说,另外由于银行卡储存了许多个人信息,出售银行卡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破解并盗取个人信息用以复制卡片等犯罪,市民可能因此而招致损失。

  广州多家银行的相关人士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均希望通过信息时报提醒市民,应注意保障自己的利益,不要因小失大。“可能是用于诈骗或是洗钱。”多名银行人士在提及收卡人的收卡目的时,均如此表示。(凌慧珊)

【编辑:李妍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