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专家称下半年或将收紧信贷(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信贷资金违规入市 专家称下半年或将收紧信贷(2)
2009年07月20日 08:26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违规入市的可能路径

  6月中旬,中国银监会曾向各地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银行紧急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的通知》,对银行机构加强信贷管理进行窗口指导。

  “当时监管层的主要意图就是让我们要严格把控贷款的发放,防止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一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监管层已经察觉信贷新增规模速度比较快,存在不良贷款反弹的隐患。

  然而,防不胜防。监管层的严控思路并未让信贷资金“很听话”。

  中国工商银行投行中心高级分析师史晨昱向《中国经济周刊》详细解释了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各种可能路径。

  “信贷资金要经过精心伪装才能进入股市。一般先将信贷资金化整为零,然后再集零为整,最终以非公开的、隐蔽方式进人股市。”史晨昱说。

  首先,借助关联企业或第三方账户隐蔽入市。企业借款人从甲银行取得贷款资金,然后将贷款资金转入在乙银行开户的关联企业账户,再由关联企业将贷款资金转入在丙银行开户的证券公司。

  其次,借助票据业务曲线入市。企业往往利用多头开户,多家银行借款的方式,以及对贴现资金用途审查不严的漏洞,先在一个银行签发银行承兑汇票到其他银行贴现,贴现资金再转到另一个金融机构账上,然后将资金划入证券公司。

  第三,企业通过高管人员名义间接入市。借助高管人员名义入市的企业往往拥有较多关联企业的集团客户,他们在操作信贷资金入市时,往往先以企业高管人员的名义在异地(或者当地,更多的则是在异地)注册若干关联公司。在关联公司名下,以自然人名义在多家大城市开立资金账户和股票账户。通过资金在多家子公司之间汇进、汇出的串账方式,将信贷资金间接转至关联公司及自然人名下账户,再转入证券公司。

  此外,取得信贷资金的企业,通过转贷的方式,将信贷资金高息贷给无力获得银行融资的中小企业,这些中小企业大多将获得的转借资金投资房市、股市。

  对于信贷资金违规入市的影响,史晨昱说,大量信贷资金违规入市,尤其是企业和个人炒股所需要的资金缺口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贷款来补充,使信贷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推动股市的过度泡沫,造成了经济的虚假繁荣。

  信贷政策下半年拟调整

  事实上,“天量”信贷带来的风险和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的后果,监管部门早已察觉并作出了反应。

  7月13日,央行营业管理部撰文建议,未来监管层应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节奏,有效解决信贷结构性问题。要关注大规模流动性注入的潜在通货膨胀效应,根据经济走势做好政策预案,做到未雨绸缪。

  7月9日,时隔7个月之后,央行宣布发行500亿1年期央行票据。

  “尽管500亿的发行规模并不是很大,但此次重启标志着今年下半年公开市场操作的基调已经开始转变。央行已经开始有意识的加大资金回笼力度、抑制信贷过快增长。”有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而在此前的6月初,中国银监会就向商业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商业银行严控月末、季末“冲规模”现象。

  “但这些措施解决不了深层次问题。”上述消息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从目前的情况看,监管层考虑在下半年收紧信贷政策的理由主要是因为如果信贷继续猛增,将导致难以控制的通胀、银行坏账和资产泡沫的风险。

  “如果现在不收紧信贷政策,未来会有很严重的后果。”谢国忠说。现在的美元汇率处在下降状态,中国放这么多钱出来,短期对人民币汇率的压力比较小。但等到美联储开始加息,对人民币的压力就会变大,到时中国就会处于一个比较难堪的局面。

  此前,有专家曾表示,因为当前中国的经济复苏基础尚未稳定,所以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会起到鼓舞信心的作用,所以认为监管层只会对货币政策进行微调。

  “微调是不够的。”消息人士透露,监管层最近会把磋商结果向国务院高层汇报,“前段时间,中央领导频繁到地方调研摸底,就是为了了解当前的企业经营状况和经济环境。”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陆新晨赞同此观点,他认为,信贷的增速已经远远超过了正常的经济范围,加上又有部分资金违规进入股市、楼市,在这种情况下,仅仅靠多发央行票据、窗口指导、风险指引等软性的措施,很难达到有效抑制流动性过度扩张的效果。

  陆新晨表示,从6月份新增天量的信贷数据来看,更多的资金并没有进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也没有进入实体经济。如果在扩张政策推出过程中,继续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无疑会推动资产泡沫的不断放大,造成物价上涨、资源错配,这会加剧经济恶性通胀的风险。因此,首先应该逐渐收紧的是宽松的货币政策。

  “中国应对经济下滑的急救政策是成功的,只是在货币领域出现了过激的力度。”上述消息人士称。监管层需要对潜在的“滞胀”风险提前作出反应,防患于未然。(记者 刘永刚)

【编辑:杨威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