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GDP增长7.1%,CPI降1.1%,工业增加值增7.0%,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33.5%,进出口下降23.5%。
这一系列的 “超预期”数据让业内一片乐观。不过当宏观经济走出低谷,后续政策是否会调整成为业内最为关心的问题。从“下猛药”救经济到经济复苏后的“强身健体”,下半年的宏观经济政策很有可能出现微调。
现象
央行“收紧”动作频频
本周市场最关心的热点当属二季度的GDP、 CPI数据,在宏观经济数据发布的敏感期内,央行收紧流动性的举措却不少,从开启已停发一年期央票到昨日央行课题组的发文建议,种种举措被认为是货币政策的微调信号。
央行昨日公布了今年上半年货币信贷运行情况,并称“货币信贷迅速增长 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与“一季度货币信贷快速增长”相比,此次央行用“迅速”替换了“快速”一词。
二季度,人民币贷款增加2.79万亿元,其中50%以上的增量在6月份完成。6月,中长期贷款的增量为7781.31亿元,占比超过60%,表明政府投资项目对银行信贷的直接拉动作用。而当月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长1883.3亿元,超过此前两个月的总和,似乎显示房地产市场再度回暖。
一改以往信贷数据发放惯例,央行7月8日提前公布6月信贷数据,并在同日宣布重启1年期央票发行,并一反常态将公告措辞由此前的“最高发行量”修改为“最低发行量”。事实上,上半年的7.3万亿元信贷一直伴随着质疑和担忧,央行课题组近日建议,在宽松货币政策不变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节奏,优化投资信贷结构,避免加剧产能过剩。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金岩石指出,正是由于虚拟经济的繁荣,资金流入虚拟经济而非实体经济,压制了实体经济的复苏,很可能使得实体经济的复苏一波三折,未来这段时间充满高度不确定性。这也是目前很难称之为牛市的重要原因。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