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营业务成分水岭
各家券商的荐股或激进,或保守,但均有一个共识,即从基本面来看,自营业务被认为是分水岭。
“由于市场对经纪业务收入已经有较强的预期,未来券商业绩分化的主要差距来自自营业务。”招商证券分析师罗毅、洪锦屏指出。
随着大盘走高,一些前期保守的券商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以中信证券为例,在2008年股市下跌时,中信重仓债券,而在2009年二季度大盘转暖时,上调股票投资规模额度的上限,显示有加仓股票的趋势。
截至2008年12月31日,中信证券持有的债券公允价值为358.75亿元,占其自营总规模的89.45%。
而在2009年5月,中信证券上调权益类自营投资总规模的上限,达到166亿元。而在2008年年底,中信证券的权益类自营投资总规模仅为约29亿元。
无独有偶。
在2009年6月,中信证券上调投资规模额度的上限后不久,海通证券发表公告称,将增加25亿元权益类证券的投资额度,其总投资规模从35亿提升到60亿。
对比之下,东北证券、西南证券(600369.SH)和国金证券的风格更为激进。
仅以东北证券为例,根据公司发布的一季报,东北证券的证券投资收益与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合计贡献收入7925万元,同比增长3729%,证券投资收益在收入中的占比也上升至19.54%。
除去自营业务的分化,不同券商因其不同的风格在业务结构上各有侧重。
“中信证券的业务比较平衡,抗跌性比较强,而广发证券在民营业务上比较突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做得比较好,现在东南、西北都是学习这个模式,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差距。”冉兰告诉记者。
券商行情演绎背后的逻辑
“靠天吃饭”是券商的自身宿命。
“从目前的情况看,目前中国证券行业的经纪、自营、承销、资产管理以及创新业务等,都与证券市场的行情发展和所处发展阶段具有对应关系。”中投证券分析师陈剑涛指出。
“这样就使得券商股的业绩对证券市场的走势具有高度依赖性,证券市场对券商业绩的传导影响基本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正是这种荣辱与共的密切联系使得券商股的投资有迹可循。
中金分析师王松柏总结出证券行业的投资时钟。
“在牛市初期,经纪业务超预期、行业跑赢大盘、首选中小证券公司;在牛市中期,经纪业务预期高企、自营业务预期不明、行业同步大盘;在牛市后期I或出现经济业务超预期、行业跑赢大盘、证券公司普遍上涨;在牛市后期II,自营业务超预期、行业跑赢大盘、首选大型和风格激进证券公司。”
在这一波的券商行情中,历史似乎在重演。
“现在股市是提前反应了,在预支下半年的行情。”冉兰表示。(记者 徐清)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