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7日,湖北宜昌,建设中的商品房。据中国指数研究院信息中心的最新监测显示,2009年5月份,中国30个主要城市中,有一半以上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涨幅超过10%,房地产市场出现回暖迹象。与此同时,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的土地市场无论是面积还是成交价格正逐渐呈现上扬走势。 中新社发 刘君凤 摄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在世界金融危机仍在持续的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却出现了一系列“回暖”的指标。7月3日,A股市场再次站上3000点。此前一天,北京的新“地王”再次诞生。此种经济“见底复苏”,是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结果,还是市场的自我恢复?这种恢复是否具备逆全球经济之势而涨的持续能力?很显然,对这些问题的判断,不论是来自经济学家,还是实体经济内部,答案并不一致。
基于此,《中国新闻周刊》调查了A股市场、房地产市场、外商直接投资比较集中的苏州工业园,以及民营经济的活跃之地浙江宁波。我们试图去观察,在这些市场和地区内的微观经济主体内部,其真实的经济生态是什么,以及形成这些生态的制度性、基础性因素又是哪些。我们相信,只有经济结构的不断改善和市场基础的不断完善,中国经济才能避开前行路上的一些风险,并真正恢复其持久的活力和源源不断的生机。
经济回暖了吗?
着重于短期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式救援”,仍然难以破解中国经济长期面临的困局——内外结构双重失衡。“经济回暖”前景尚难明朗
激辨“回暖”
在上海港,堆积如山的集装箱高耸在码头旁,丝毫看不出经济危机的痕迹。
不过这些集装箱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空的。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中国货柜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营运商——上海国际港务集团就允许货柜公司以超低价将空柜置放在码头。中国其他的重要港口:大连港、天津港、宁波港都对客户提供类似的服务。
此前,中国港口协会称,今年5月沿海主要港口吞吐量近4亿吨,创历史新高。港口吞吐量被公认为重要的经济先行指标之一。最先报道此事的美国《华尔街日报》称,中国港口营运商过去一直试图要解决该国出口下滑,以及随之而来的货柜运输量锐减问题,上海港口营运商因上海的国际航运中心的定位,承受的压力更大,因此出现了“造假”的举动。
舆论更大的担心则在于,整个中国经济是否如这些空集装箱一样,只是表面风光。为实现2009年的经济增长8%的目标,中国政府启动了庞大的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并令国有商业银行释放出巨额资金,配合这些项目的完成。不过,国家统计局近期公布的诸如用电量下滑、而工业增加值骤升等大量看似相互背离的数据,进一步加大了外界对于中国经济真实走势的疑虑,关于中国经济走势的预测也变得极具争议。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