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事实上,上述人员中董事马坚和副总林锡彬历史上减持都较为频繁。而董事祝俊明尽管这次并没有减持,但是之前同样曾多次减持。
当记者问到上市公司多名高管频繁减持,是否考虑过会对投资者产生消极的影响时。证券代表孙炜表示,高管减持多是由于对资产的安排,而且减持是高管个人的行为,公司没有义务去解释。他还认为,投资者对高管减持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股东会上高管们可以去与投资者交流。
同时,记者注意到,6月30日农产品发布了业绩快报,而6月的最后一笔高管减持则是在19日,正符合了高管在业绩快报发出前10日内不能减持的规定。而农产品预约披露半年报的日期是8月12日,由于半年报发出30日前不能减持,因此业内人士认为,在7月12日之前,农产品高管减持的欲望仍然比较强烈。
是否不符股权激励目标?
不止是农产品,6月,七喜控股、美欣达、新嘉联等上市公司的高管相继减持本公司股票,再次使高管减持和股权激励成为热点话题。
针对目前高管解禁后,频繁出售股权激励所获的股票的行为,记者采访到一名专家表示,虽然这是高管个人行为,只要符合有关规定就无可非议。但是,这也表现出中国资本市场上股权激励更像一种福利,也缺乏长期的激励作用。
业内人士认为,改变这种情况最重要的还是股权激励观念的根本性转变。股权激励制度设计要把高管的利益和企业的长期发展联系在一起,不能鼓励高抛低吸的短期行为,而是要鼓励高管通过长期持有和股票分红的形式来获得收益。
同时为了避免对二级市场的冲击,也有人建议或对退出机制的约束做灵活性变通,比如退出后以一个比较低的价格回售给公司或者回售给股东。(记者 孙洁琳)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