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俱备东风来吹
最近的“挖角大战”并不是毫无缘由。事实上,即使在行情不好的情况下,一些有利于保荐人身价的因素也在悄悄酝酿。
首先,经过2008年整个A股市场的跌宕之后,许多券商的老总们反而更重视投行业务。“整个经纪业务增长缓慢,价格战越打越烈,万分之几的佣金水平都在市场里出现了。”赵成龙感慨,“我接触的券商老总们都更重视投行业务了。”
“市场里75%的券商投行部门都不挣钱,但老板们反而在这里投注了更多的精力。还有些券商,还没有拿到投行业务资质就开始筹备投行部门。”赵成龙透露,和他相熟的中部某券商尚未取得投行资质,但今年开始已为筹备投行部门花费了上千万元,这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支付保荐人的薪酬。
其次,尽管保荐人数量有所增长,但有资源、有经验、有人脉的保荐人代表数量仍十分有限。
“不是所有的保荐人都值钱。”赵成龙介绍,刚刚通过考试的那批保荐人就不受市场青睐,除此之外,2008年证监会曾增加了保荐人考试的通过概率。“客户普遍觉得那批保荐人资质水分较大,再加上此后市场变淡,那些人中很大一部分都从未做过项目。”市场上将这些没有跟过项目的保荐人代表称为“准保代”。
而在资格较老的保荐人中,他们跟过的项目大小,积累的人脉资源等因素也决定了这些人的身价。“证监会不仅对券商们排座次,也对保荐人排印象分。一些在证监会口碑较好的保荐人代表,所跟项目通过的概率会更大。这样的保荐人就比较抢手。”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IPO的开闸和创业板的推出,直接加剧了保荐人市场的火热。(记者 贾华斐)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