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变局透视:中国亟须更大“话语权” (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国际油价变局透视:中国亟须更大“话语权” (2)
2009年07月05日 14:30 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应对:油价剧变时代中国亟须更大“话语权”

  一边是国际油价上涨,一边是国内企业和行业亏损。随着国际油价变动的加剧,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面临的这类困扰越来越频繁。

  “国际油价剧变和高位运行的时代,如何变被动为主动,在国际石油市场中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成为我国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前所长周大地说。

  6月24日,中国石化集团国际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与总部位于瑞士的Addax石油公司达成协议,拟现金收购该公司全部股份。此前几天,中国石油子公司完成了对新加坡石油公司45.51%股份的收购。

  除海外并购外,我国今年在油气资源领域的国际合作也频现“大手笔”:与俄罗斯、巴西、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国签署了一系列“贷款换石油”协议;在中俄贷款换石油协议的基础上,谈判十余年的中俄原油管道也“修成正果”;中缅原油管道项目亦于近日签署谅解备忘录。

  “构建石油来源的多元化,是增强我国石油供应的安全性,增强在国际石油市场的话语权的重大尝试。”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信息与市场部副主任祝昉表示。

  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除了从提高石油供应方面去努力,更要在生产、销售、运输、冶炼、储存、储备等各环节提高战略应对能力。

  2008年底,我国规划的首批四个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国家石油储备二期工程规划也已经出炉,今年将陆续开工建设。

  但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石油储备相比,我国石油储备总体能力仍显不足。“加速发展石油储备,能够缓冲国际油价的异常波动。除了强化政府储备,也应考虑如何利用好商业储备。”李向阳建议。

  从国际经验看,很多发达国家的国内油价与国际油价直接联动,但国际市场上频繁、大幅油价波动,对其企业的生产经营影响很小,一个关键是他们有一系列避险的手段,包括参与石油期货交易。祝昉认为,我国可以考虑在国内建立自己的期货市场,这对提高我国石油话语权有很大意义。

  “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应对国际油价变动的能力,需要转变投入结构,把节能水平和改善能源生产消费结构提升到新高度。”李向阳指出。

  “推进新能源技术研发,发展绿色产业和低碳经济,是中国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最应该抓住的机遇,也是应对能源‘瓶颈’的根本之策。”彭俊明说。(记者陈二厚、周英峰、安蓓)

【编辑:位宇祥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