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一季度中国宏观经济一系列数据显示,一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长6.1%,同比增速继续回落,而CPI、PPI也依然继续保持同比负增长。虽然同比数据不佳,但从2009年首季度经济增长、物价水平环比降幅收窄,以及一系列经济先行指标看,中国经济正在摆脱阴影,走向复苏。 中新社发 刘怀君 摄
中新网7月2日电(闻育旻)2009年上半年,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之势未减,而中国经济却已被普遍认为将率先复苏,在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困难一年能取得如此良好开局,中国政府持续深化各重大领域改革,不能不说是关键因素之一。
回望上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启动带动了大量的各级投资,成品油税费改革的实施初步理顺了经济基础能源价格的供求关系,新股发行、创业板等一系列资本市场的改革实施直接促成了上半年“全球最牛股市”的诞生。
增强经济动力与活力,中央着眼深化改革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更加突出。
有分析人士认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经济长期存在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更加充分地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加大、民生领域问题仍未有效解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完善不健全等。而这些领域的体制机制矛盾也恰恰是中国政府考虑的重中之重,因为他们深知,改革进行到如今,只有将改革推进到“深水区”,才能将中国经济的巨轮推向稳定前行的良性轨道。
六月中下旬召开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会议指出,当前,经济运行出现积极变化,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增多,总体形势企稳向好。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够稳固,不确定性因素还不少,特别是国际经济走势还不明朗,中国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仍然十分严峻。对此国务院会议要求当前仍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做好在较长时间内应对各种困难和复杂局面的准备。而同样在此次会议中,专门将深化改革提升到了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活力的高度,并要求扎实推进已确定的各项重大改革,力争取得突破性进展。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彭森7月1日也专门撰文指出,国际金融危机既对中国改革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他认为,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要注重发挥改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支撑和体制保障作用。应对危机的根本动力和出路,是继续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开放。要围绕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推进改革,围绕调整结构促进发展方式转变推进改革,围绕关系全局与长远的重点领域推进改革,围绕改革攻坚和体制创新积极推进综合配套改革试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