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遭遇全球性难题
低碳经济在全球遭遇的困难是多方面的,在中国遇到的难题尤其具有代表性。中国的资源条件可以简要概括为:“富煤、少气、缺油”,这也决定了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资源的选择有限。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电力中,水电占比只有20%左右,火电占比达77%以上,“高碳”占绝对的统治地位。
而能源技术的落后也成为制约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障碍。苏伟透露,“中国的能源技术相对来说还是比较落后的,无论是开采、转换还是应用技术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实施技术改造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难度也是非常大的。”
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与之相去甚远,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据估计,以2006年的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中国而言,无疑是“不能承受之重”。
低碳经济在中国所遭遇的挫折并不是特例,从全球来看,低碳经济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
7月2日,法国政府计划邀请专家小组制定征收碳税方案,并计划2011年开始实施,比原计划晚了一年。而碳税新政早在2007年就已提出。
美国布什政府曾提出要在未来20年内让美国人开上氢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日本的丰田、本田也在研究氢燃料汽车。但动辄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却无法降低氢能源的成本,致使其市场化夭折。
除了技术上的制约,低碳经济还面临着政策和法律上缺乏有力保障的困境。“目前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约束力的文件,大家都尊重它,但是还没有真正遵守它。气候变化问题还需要很长时间的谈判,真正形成一个法律文件之后,对于推动低碳经济才有实质性的、法律性的约束,现在还做不到这一点。”李俊峰说。
哥本哈根会议将出低碳新政
针对如何在困难中继续推动全球低碳经济的发展,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员会主席沃尔夫冈·帕尔茨也在论坛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要建设一个没有补贴的开放型的市场,要实现能源市场的完全自由化和可持续能源的独立自主性,同时也要改善社会环境的相关条件,并且对各地区的风能、太阳能、水电、生物能源等进行整合和立法。
全球经济发展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步伐快慢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国家间的合作。“低碳经济的发展不只是一个国家的事,一个地区的事,而是全球、全人类共同的事业,因此应加强低碳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打破低碳领域的技术转让壁垒、贸易壁垒。”毛如柏说。
今年12月,第15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将在哥本哈根召开,将就事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气候变化问题做出抉择。这将对各国能源政策的出台产生巨大影响。6月5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暨国务院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会议认为,中国将积极参与谈判,全力推动哥本哈根会议取得积极成果。
“我们希望在12月份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上能达成实际的承诺,也希望各方能够承诺变为现实行动。”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达梦如此期许。
李俊峰也对哥本哈根会议充满期待,“哥本哈根会议重点是对减缓、适应气候转让做出具体的安排。我们期待着哥本哈根会议能够实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最终目标,迈出关键性的一步。”
“我们必须在哥本哈根会议上采取新政,来更好的应对气侯变化。”李少义在论坛上说。 (周海滨 吴春威)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