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资炒作甲型流感全揭秘 4大类12家公司将受益(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游资炒作甲型流感全揭秘 4大类12家公司将受益(2)
2009年06月18日 09:38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第一波两大营业部联袂出手

  今年4月底,甲型H1N1流感爆发的初期,点燃了游资炒作题材股的激情,不过当时还不能确定此次疫情到底会对哪些公司产生影响,于是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生产普通药物的个股,普洛股份、莱茵生物以及上海医药等都成为了他们的“猎物”。

  据公开交易信息显示,在4月27日、28日两天,著名涨停板敢死队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疯狂买入医药股,其中累计买入上实医药1208.16万元、联环药业339.81万元以及海王生物610.31万元,随后又大举买入上海医药1308.16万元。

  在该营业部的带领下,各路游资也各显神通,长城证券南宁民族大道营业部于27、28日两天买入普洛股份2362万元,又于27~29日连续三日狂买上海医药4355.42万元,与国信证券泰然九路联手掀起炒作流感概念股的第一波“浪潮”,而建银投资深圳深南东路、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以及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等营业部则成为了炒作行情的主要“推手”。

  正是在市场游资疯狂的炒作下,普洛股份在4月27日起的4个交易日里大涨34.92%、上海医药大涨32.99%,莱茵生物涨幅则更是达到惊人的46.39%。

  第二波老牌敢死队炒科华生物

  众多医药股在经历第一次疯狂的普涨后都进入了震荡调整期。业内人士认为,“前期大幅滞涨以及流感疫情的刺激是造成此次医药股全线飘红的主要原因。不过随着深入研究,医药股可能会出现分化,受益于流感疫情的公司可能会成为下一阶段资金追逐的焦点。”

  时隔10日,在前期炒作中并未受到特别关注的达安基因突然连续涨停,第二度吹响了炒作流感概念股的“号角”。

  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以及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纷纷介入流感股的炒作,而另两家深圳本地营业部渤海证券深圳福中路营业部和招商证券深圳益田路免税商务大厦也跟随其后。

  其中,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于5月13日至15日累计买入达安基因高达2121.81万元,仅次于银河证券包头乌兰道营业部的4913.71万元。

  除了炒作达安基因外,前期未曾有所表现的科华生物也备受资金关注,老牌敢死队东方证券上海宝庆路(现已更名为东方证券上海肇家浜路)5月15日一天狂买1.07亿元,成为推动该股股价猛涨的第一主力,而光大证券深圳深南中路营业部也买入2876.07万元,炒作的动机正是此两家公司能够研发流感病毒诊断试剂。

  第三波深圳泰然九路卷土重来

  近日,当流感概念股远离普通投资者的视线时,市场嗅觉灵敏的国信证券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卷土重来,积极介入能生产莽草酸的莱茵生物、能生产流感疫苗的海王生物以及能产生诊断疫苗的达安基因。

  该营业部在6月11日至15日累计买入达安基因2134.79万元,在6月12日至15日累计买入莱茵生物577.76万元,在6月15日买入海王生物625.55万元,再加上6月4日至8日买入华兰生物1931.09万元,可谓将炒作流感概念股发挥到极致。

  受其感染,市场游资也再次强势出动,东方证券上海肇家浜营业部自6月4日起连续三个交易日买入华兰生物6497.4万元,广发证券辽阳民主路营业部于6月16日买入莱茵生物1916.4万元,渤海证券上海彰武路营业部于6月15日买入海王生物952.99万元等等,都将流感概念股再一次炒的“热火朝天”。

  后市机会4大类12家公司受益

  东兴证券研究员李秋实表示,为了继续把握甲型H1N1流感的主题投资机会,有必要对甲型H1N1流感相关医药行业的产业链及相关公司做一下梳理。目前与甲型H1N1流感预防有关的上市公司主要有华兰生物、天坛生物、海王生物;涉及甲型H1N1流感诊断试剂的上市公司分别是达安基因、科华生物;涉及治疗药物“达菲”的相关公司分别是莱茵生物、海正药业、上海医药。

  东海证券研究员袁舰波表示,从目前来看,上市公司较大程度受益于甲型H1N1流感的上市公司分为以下几类,第一类为直接受益于流感蔓延的疫苗生产厂商,重点关注华兰生物和海王生物、天坛生物;第二类为流感制剂的原料药、中间体及制剂生产企业,相关上市公司为莱茵生物、海正药业、上海医药及上实医药等;第三类为临床检验试剂生产厂商,相关公司为达安基因和科华生物;第四类为具有中药抗病毒概念的上市公司,如白云山、丽珠集团、康缘药业等。

  袁舰波认为,由于流感疫情爆发已经超过一个半月,相关的炒作已经经历了好几波,相关公司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涨幅,对于涨幅巨大的公司,注意回避风险。(记者 崔丹 刘明涛)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