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特纳访华弃"抱怨外交" 美对华态度"温柔转身"(2)——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盖特纳访华弃"抱怨外交" 美对华态度"温柔转身"(2)
2009年06月02日 09:26 来源:中国广播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认为中美两国应同心协力

  盖特纳在演讲中说中美两国都面临挑战,但是因为不同的国情,应对的策略是不同的,而这些既有的策略确实对世界经济的复苏产生了作用。

  盖特纳最后说,中美两国应同心协力。他说,我们走到一起就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责任和利益,离开中美合作,金融危机、气候问题、能源问题等全球面临的所有问题将得不到解决。我希望本着相互尊重的精神和你们一起努力合作。

  北大学生对其演讲看法各异

  尽管奥巴马政府内不乏曾与中国打过交道的高官,但盖特纳的经历却是独一无二的。1981年,他曾在北京大学短期学习。昨天,当盖特纳用标准音调的中文说出“同心协力”这四个字的时候,北京大学的会场里响起一片夹杂着惊呼的笑声——这位美国财政金融事务的一把手,28年前在北大的那个暑期中文课程没有白上。昨天演讲结束以后,当年的北京大学汉语老师傅民还向盖特纳赠送珍藏了二十八年的合影照片,令盖特纳惊奇不已。

  不过,对于这位北大校友昨天的演讲,北大学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盖特纳的演讲风格充满个人魅力,内容听起来也比较务实;但也有相当的学生认为盖特纳的演讲属于平淡无味型。

  放弃抱怨外交 态度温和

  其实,作为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特别代表,盖特纳此次访华的主要使命是为下月在华盛顿启动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打前站。正如《华尔街日报》所指出的,盖特纳这次短短三天的访问,并不是要将宝贵的时间耗费在人民币升值这类过去几年双方寸步不让的那些话题上,这些当然可以照本宣科地谈,但如果要真正取得实质性突破,则应在今后留出充分时间和空间来慢慢地谈。

  与自己的前任、美国前财长保尔森任内每次访华似乎都带来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不同,盖特纳的首次到访便放弃了抱怨外交,态度温和。而就在一周前,美国众议院议长、号称“华盛顿最有权力女人”的南希?佩洛西率团来访,最爱拿人权问题来批评中国的佩洛西议长这次没有祭出人权大旗,而是大谈能源与气候变化问题;再早些时候,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访华,同样没有抱怨和敲打中国,还再三感谢中国购买美国国债;而美国媒体对盖特纳此行的相关报道中,“安抚”一词出现的频率最高。

  中国之声特邀专家解读

  美国外交转向“灵巧外交”

  这一切是否预示着奥巴马政府与中国打交道的方式或策略在暗暗地转向?中国之声连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先生。

  中国之声:盖特纳啊昨天在北大的公开演讲,场面上的话很多,您觉得这是不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呢?

  金灿荣:应该很正常,前面已经介绍,最近美国来了一系列的官员,包括佩洛西、克里,总体有一个特点,以前单方面批评的态度现在减少了,赞扬、寻求合作的声调比较高,我想应该原因有这么几个,一个是现在美国面临经济危机,国际上也困境很多,有求于中国,这是功利性的原因,这肯定是成立的,此外还有别的原因,美国经过一系列的挫折,比以前心态要谦虚一点,因为美国一直是自我感觉第一,“老子天下第一”的心态,这半年来心态谦虚一点,他们有一种新的外交方针,灵巧外交或者改叫聪明外交,对外面显示一种合作姿态,但是自己分担,给你笑脸让你掏钱,还有一个原因,现在奥巴马团队了解中国人比较多,比较熟悉中国的政策,所以中美关系的复杂性,就我碰到的这些人来讲他们都是非常重视中国。上述这些因素都合到一块,就表现出来他们现在到中国人基本上都是合作。

  中美关系人回保持积极态势

  中国之声:您觉得像这里面这些权宜之计的成份有多大?

  金灿荣:像我们刚才分析的几个原因当中,第一点就是权宜之计,它现在情况不好,后面几个原因有一定的长期性,它的心态变化会维持一段时间,对中国的重视,未来我倒觉得,还会往上走,这一点要清楚,我们中国现在分量还是挺大的,这是30年改革全体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基础,外面特别是美国这么重视中国,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合作姿态,我碰到的美国朋友,他的评价就是,中国人比较有力量,还比较合作,就构成了他来合作的前提,如果你没有力量他不理你了,如果你有力量,一天到晚捣乱,他也不理你,他觉得中国是比较理想的伙伴,中国又有力量又非常合作。

【编辑:高雪松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