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称中国钢铁业“限产令”意在定价权——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经济新闻
    分析称中国钢铁业“限产令”意在定价权
2009年05月25日 11:06 来源:投资者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6月30日国际铁矿石谈判最后期限的日益临近,2009年这一谈判正陷入僵局。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秘书长单尚华5月20日表示,谈判结果还无法预料,15天内,中方与三大矿山没有任何接触。中方坚持2009年澳矿长协价应降45%,巴西矿价格降40%。

  然而,在铁矿石谈判陷入僵局之际,中国开始对钢铁业产能过剩进行调整。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下发《关于遏制钢铁行业产量过快增长的紧急通报》(以下简称《通报》),首次就钢铁业产能过剩问题提出,对不顾市场需求而盲目扩大生产的钢铁企业,要商请商业银行减少或停止贷款。

  时隔4年,钢铁业“限产”为何再次走上台前?

  淘汰落后产能稳钢价

  “限产令”很容易让人想起2005年。当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组织国内50家钢铁企业采取“限产保价”的措施,试图稳定钢材价格。

  与4年前相比,此次的“限产”少了“保价”二字,但在政策意图上,均有稳定钢价的目的。

  分析两次“限产”,都在钢价大起大落的背景下发生,似乎从中可以梳理出这样一个逻辑:只有“限产”才能提高钢价,从而解决现阶段较突出的产能过剩问题,保证钢材市场的稳定。

  中华商务网华瑞市场研究中心主任马忠普5月21日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通报》出台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稳定钢材价格,使钢铁行业走出亏损。

  《通报》称,当前钢铁行业产能已严重过剩。2009年产量只需保持47亿吨就能保持供需平衡,产能与国内消费和出口的实际需求相比,约过剩25%~30%。

  “限产令”的出台,表明工信部下大决心抑制钢铁产量、淘汰落后产能。对此,政府相关部门曾三次发文逐步落实,《通报》就是国家第三次发文,而这三次发文在内容和落实深度上都逐步升级。

  2005年7月出台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首次以国家公文的形式提出,由于乱建厂等原因,国内钢铁供大于求,行业很不稳定,并强调要提高产业集中度,淘汰落后产能。

  中国钢铁产业集中度较低,钢价容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此次《通报》要求淘汰落后产能,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产业集中度,达到稳定钢材价格的目的。

  而2009年3月出台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进一步要求要严控钢铁总量,加快淘汰落后,并规定淘汰高炉、电炉,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

  最近的《通报》明确,要依法关停落后产能,并严格执行《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中有关淘汰落后产能的规定。

  5月21日,中投顾问能源行业分析师姜谦在接受《投资者报》记者采访时说:“‘限产令’的出台与其说是限制钢铁过剩产能,不如说是纠正其发生偏离的运行轨迹。”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是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尽快从金融危机的创伤中走出来,但钢铁行业的运行却与之相背离。

【编辑:蓝玉贵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