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连续低迷,电价上调一触即发。
而此前一直风传的电价改革,也随着夏季用电高峰临近,有了推进的契机。
但具体何时上调,市场依旧充满了疑惑。而背后的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更引发坊间各种猜测。
供需趋缓酝酿调价良机
目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回暖阶段,但重工业及重化工原材料等行业回暖迹象仍不明显,使得用电需求难以增加,而供暖期的结束,高耗能优惠电价的取消以及节能减排政策推进,减少了用电量。
根据统计局的数据,2009年4月份的发电量同比降低3.55%,这种下滑的态势在去年10月份就已经出现了,当时,同比降低了4%。而自2009年以来的4个月里,除2月份同比增长5.9%外,1~3月份,分别同比下滑了11.8%,1.32%和3.5%。
电力需求疲软且短期反弹无望,恰是电价上调的良机。
截至2008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92亿千瓦,而在2002年的时候,这一数据仅为3.53亿千瓦。也就是说,在2002年“厂网分家”至今,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翻了一倍。这使当前电力供给基本上处于饱和状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电价上调所引起的波动相对较小,因此,近期为调价的时机。
未来,4万亿投资将逐渐落实,由于这些项目多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耗电量不容小觑。而且,4万亿投资带动下,宏观经济也将回暖。那时,在各行业复苏的背景下,用电量都将有所回升。若到那时再调整电价,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将超过近期。
通缩预期下电价也该调
有观点认为,若调整电价,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通胀,但事实并非如此。2009年2月份以来,CPI(消费者物价指数)、PPI(生产者物价指数)同比双降,至今两者仍都负增长,且4月份两指标下降速度都加快,分别达到-1.5和-6.60。而央行一季度货币执行报告中更是首次提出了“通货复胀”的说法,预示未来通胀预期增强。
回顾以前水价上调等调价事件,并未引起此前市场所恐慌的通胀,也并未对经济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退一步而言,即使下半年通胀真的来临,基本上还是在政府的可控范围之内,也大可不必担忧过多。
以往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减速期正是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之时,而资源价格的改革便是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近期调价利于电企减亏
2008年,五大电力集团总体亏损达400亿元。这与2008年经济下行,用电量下降有关。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煤炭价格的上涨。
以山西大同优混煤为例,2008年1月初的平仓价为555元/吨,到了2008年7月份,曾一度冲高至1065元/吨的高位,增长92%。对于火电企业而言,煤炭在其成本中的占比达到60%,因此,煤价此番暴涨,给电力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成本压力。
眼下即将进入6月份,用电高峰期已悄然临近。虽然一季度电力企业的盈利有所好转,但用电高峰期的逼近,如果电价仍保持不动,用电量越高,电力企业的亏损也就越高。
因此,抢在用电高峰期前或者期间上调电价,有利于减轻电力、电网企业的亏损。6月份正是上调单价的好时机。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